三度闖入全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的樊振東,終于嘗到了當冠軍的滋味。他說:“在全運會賽場收獲的這些自信,能夠讓自己往前走的時候更有力量、更堅定。”
|作者:王喆寧 陳嶸偉
|編輯:阿曄
|編審:蘇蘇
金牌賽點,輪到樊振東接發(fā)球。與他隔網(wǎng)相對的馬龍弓著身子,將球拋起,比賽現(xiàn)場的加油吶喊聲隨之靜默,所有人都緊盯著半空中那顆白色小球。
視線回落至球桌,第一拍出手,樊振東反手將球擰拉至對方的正手大角度。盡管馬龍第一時間橫移撲救,乒乓球仍被擊飛。
樊振東勝了。他激動吼出第一聲,旋即引動了全場歡呼。這是9月21日晚發(fā)生于全運會乒乓球男團決賽上的畫面。
5天后,本屆全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決賽開打。樊振東對陣山東隊小將劉丁碩,最終以4:0拿下男子單打金牌。
全運會乒乓球比賽被外界稱為“地獄級”難度,“折戟”其中的不乏曾在世乒賽、奧運會等國際賽場上叱咤風云的國手。而樊振東在本屆全運會贏得乒乓球男團和男單兩塊金牌。有人評價說:自此,樊振東從“小胖”真正成了“東哥”。
最強“反差萌”
在昨天的全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樊振東“大開殺戒”,開局就和對手一起打碎了一顆球。39分鐘后,他毫無懸念地拿下冠軍。
賽后,廣東隊教練激動地一把抱起樊振東。這位在賽場上霸氣十足的全運會雙金得主,露出了略顯羞澀的笑容。
·男單奪冠后,樊振東被教練一把抱起。
從不久前的東京奧運會開始,越來越多人關注到樊振東。這顆球場上閃耀的新星,因為可愛的外形被球迷親切地稱為“小胖”。
但實際上,賽場上的樊振東攻勢十分凌厲,也正是這種風格,讓他在遇到強勁對手時,依舊能夠打出“神仙球”。
在2016年日本乒乓球公開賽上,樊振東對陣法國選手西蒙。對手來了一個擦網(wǎng)球,他一個“海底撈月”將球救起,即將掉落的球堪堪沿著球臺滾到對手眼前,給了西蒙和觀眾一個“驚喜”。
不俗的實力加上“兇狠”的風格,讓樊振東收獲了另一個昵稱:“暴力熊貓”。
·2016年日本乒乓球公開賽上,樊振東對陣法國選手西蒙。
不過,離開球場,樊振東就會立馬變回那個愛笑又有趣的“小胖”。
贏球后,他會笑著揮舞雙臂看向觀眾席;看比賽時,焦急的他會皺起臉,秒變世界名畫《吶喊》↓↓
直播里,他會假裝很兇地說:“怎么還有人讓我直播上秤?!”被記者問到現(xiàn)在會打領帶了嗎,他則傲嬌表示:“會了,我真會了!”被問到以前被叫“小胖”,現(xiàn)在都稱呼“東哥”是什么原因,他笑瞇瞇調侃自己:“年紀大了唄!”
雖然戰(zhàn)績不俗,樊振東對待稱贊卻一直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面對“接任國乓領軍人”的說法,他很清醒地回應:“中國乒乓隊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是因為每個時代都有人勇敢站出來,承擔屬于自己的一份責任。身份的轉變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下一個周期我還是一個去拼、沖擊的角色。”
[page]
一路敢拼敢沖
樊振東在職業(yè)生涯中一直敢拼敢沖。
他1997年出生于廣州。上學前,父母聽說小學里有運動隊,就給他在少年宮報名學乒乓球。當時,他并不覺得累,只感到新奇,后來上了小學才覺得有點辛苦。那時,他代表學校參加市里的比賽,被市體??粗?,開啟每天“上午上課、下午請假訓練”的模式。
2008年,年僅11歲的他因為拿過省運會乒乓球團體和雙打的第一名,被八一隊選中,接觸了王皓這些國家隊主力隊員后,人生中第一次產(chǎn)生要進國家隊的想法。
2011年底,他參加了國家二隊和省市隊在通州的集訓,在大循環(huán)中打了第一名。次年2月,他如愿進入國家隊。后來回憶當時的心情,樊振東說:“我當時真挺激動的,只是不太善于表達。”
訓練時,樊振東對自己十分“狠”。相比較其他隊友,他身形胖乎乎,教練曾要求他在練體能時跑一萬米,他嘴上抱怨“當時怎么沒人告訴我打乒乓球也要練體能”,跑起來卻一點不含糊。練習發(fā)球時,他要在30秒內不間斷地接教練的快速發(fā)球,后期也時常通過一打二鍛煉自己的接球能力。
·樊振東在做體能訓練。
樊振東的球風有過變化。起初,他打球屬于比較保守的,后來的轉變是因為教練劉恒對他說的一句話:你得學會自己去爭取機會。每次大賽前,教練也會對他說:“上去放開拼,打出氣勢,把自己能做到的做好就行了。”
樊振東記住了教練的話。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他漸漸形成了強勢的球風。
加入國乒隊的那年年底,樊振東第一次參加了世青賽,一舉拿下世青賽男單、混雙、男團冠軍以及男雙亞軍。次年11月,他在國際乒聯(lián)巡回賽波蘭公開賽上擊敗周雨,以16歲零292天的年紀,成為乒聯(lián)巡回賽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得主。此后,他成為乒壇上的一匹“黑馬”。
2018年,樊振東迎來了自己的“冠軍收割年”,同時也首次排名乒乓球男單世界第一。然而2019年,他狀態(tài)不佳,輸?shù)袅耸厘\賽。后來,在接受國際乒聯(lián)的專訪時,樊振東總結說:“2019年不光是輸了個世錦賽,而是真真切切能夠感覺到世界乒壇的發(fā)展和進步。不管是新生代的年輕運動員,還是說整個打法的進步,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沖擊。自己首先不是最年輕的了,技術也不是最先進。跟自己的打法類似的,兇狠、質量高,現(xiàn)在很多人都能夠做到。”
面對巨大壓力,樊振東主動尋求轉變。他和國乒教練組溝通后,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雖然在“轉型陣痛期”沒少輸球,他卻扛住壓力、走出了舒適區(qū),技術更加成熟。
“小胖”變“東哥”
今年是樊振東第三次參加全運會。盡管正處當打之年,但他的奪冠之旅仍一如前兩次的參賽經(jīng)歷,滿是驚險與挑戰(zhàn)。
在男子單打的比賽中,2002年出生的牛冠凱就險些爆冷淘汰樊振東,雙方打滿七局才分出勝負;2000年的徐海東和樊振東互搏至第五局才最終落敗……
牛冠凱在賽后說:“能和東哥打成這樣,對我自己實力也是一種認可。當時就想著能贏一局是一局。”樊振東則是感慨:“現(xiàn)在年輕隊員成長很快,打法非常先進。”
2013年,16歲的樊振東首次參加全運會,便一路殺入男子單打決賽,對陣馬龍。雖然樊振東率先獲得3:2的領先優(yōu)勢,但最終比賽被馬龍翻盤。
此后,他倆沒少在賽場上交手。
2017年6月,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世乒賽男子單打決賽中,樊振東迎戰(zhàn)馬龍,然而用盡渾身解數(shù)還是落敗。當時,他紅著眼眶說“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長”。但在3個月后的天津全運會決賽中,樊振東在2:1領先后被馬龍逆轉。今年,在東京奧運會決賽場上,馬龍又以4:2擊敗樊振東,成為首位蟬聯(lián)奧運乒乓球男單金牌的運動員。
相似的情節(jié)頻頻上演。
馬龍成為樊振東面前一座好似無法逾越的大山。樊振東一度陷入自我懷疑,而擊敗馬龍無疑是他重獲自信的方式。
來到陜西全運會,已經(jīng)在東京奧運會實現(xiàn)生涯重大突破的樊振東,在男團決賽中與馬龍相逢。在一場決賽中戰(zhàn)勝馬龍,對樊振東而言意義非凡。“在落后的情況下,信念的堅持我覺得是最重要的,戰(zhàn)勝馬龍是我一直的渴望。”賽后樊振東這樣說道。
對此,馬龍也大方送上稱贊:”這場比賽雙方都發(fā)揮出很高的水平,競技體育有輸有贏,不到最后一個球不知道結果是什么樣。今天樊振東做到了他該做的,所以他配得上贏得這場比賽。”
·馬龍(左)與樊振東。
結束團體賽后,樊振東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男子單項的比賽中。此前馬龍宣布,為了更好地備戰(zhàn)團體賽,他將不參加單打項目。沒有馬龍,樊振東的征程并未輕松多少。
除去令他深陷苦戰(zhàn)的牛冠凱和徐海東,決賽場上的對手劉丁碩實力也不容小覷。在本屆全運會比賽中,劉丁碩先后戰(zhàn)勝許昕、王楚欽等名將。最終決賽,樊振東憑借更高的技戰(zhàn)術水平和更穩(wěn)的心態(tài)摘金。
如今,三度闖入全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的樊振東終于嘗到了當冠軍的滋味。評價自己的全運會之旅,他沒有用“完美”一詞,“比賽沒有完美的,多多少少都有需要總結的地方。在全運會賽場收獲的這些自信,能夠讓自己往前走的時候更有力量、更堅定。”
這屆全運會今晚就落幕了,但樊振東還將繼續(xù)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