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蒲松齡的“孤憤之書”《聊齋志異》,我們?yōu)槭裁磹劭矗?/h1>

2022-02-26 09:30:00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大號 中號 小號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每當這段熟悉的音樂響起,總能勾起許多人的童年記憶,或者說陰影。明明害怕,卻又忍不住守在電視機前,想要一睹電視劇《聊齋》中各種靈異鬼怪的愛恨情仇。
蒲松齡的“孤憤之書”《聊齋》,我們?yōu)槭裁磹劭矗? src=
1987年版《聊齋》電視系列片片頭題詞(圖源:澎湃新聞)
  《聊齋》由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改編而成,一經(jīng)播出后,收獲一大批劇迷。然而,三百多年前的蒲松齡,在將自己這幾百篇故事匯編成冊時,卻在序言中這樣自嘲:“集腋為裘,妄續(xù)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把這集子歸為對前人的“妄續(xù)”與以酒馭筆寫就的“孤憤之書”。
蒲松齡的“孤憤之書”《聊齋》,我們?yōu)槭裁磹劭矗? src=
蒲松齡畫像(圖源:澎湃新聞)
  可能他自己從來沒想過,在當世以及此后數(shù)百年,這本“孤憤之書”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力。
  《聊齋志異》受到關(guān)注,與其自身的題材有密切關(guān)系。在中國,志怪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自魏晉南北朝起便延續(xù)不絕,并受到廣泛喜愛,這就為《聊齋志異》預設了龐大的讀者群體。同時,雖在正統(tǒng)的文人群體眼里,小說這種文體始終不入流,但說歸說,看也還是會看。如紀昀因不滿《聊齋志異》而自己寫了一本《閱微草堂筆記》,可以說是對其影響力的一種證明。
  寫就《聊齋志異》的蒲松齡本人,自己也是志怪小說的狂熱粉絲。他在自敘中說自己“雅愛搜神”“喜人談鬼”,耳聞筆錄間便有了《聊齋志異》。甚至還有民間傳聞,說蒲松齡開了間茶館,專門向過往的人“以茶換故事”。如此聽起來,仿佛《聊齋志異》受歡迎只是取了故事好的巧,其實不然。就好像再豐富的食材也不能直接拿來宴客,不管多有趣的故事,總歸還是要烹飪一番。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蒲松齡本人的文筆了。誠然,《聊齋志異》中四百九十余篇小說并非篇篇精彩可讀,甚至還有不少粗濫之作,但多數(shù)篇目的光彩卻并沒有因此被遮蔽。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當是客觀之論。
蒲松齡的“孤憤之書”《聊齋》,我們?yōu)槭裁磹劭矗? src=
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圖源:澎湃新聞)
  然而,無論是志怪小說題材的優(yōu)勢,還是文筆的加成,都只是《聊齋志異》吸引關(guān)注的次要條件。真正為其賦予價值,使其得以產(chǎn)生長久影響力的,可能還是要歸功于埋藏在鬼怪故事下的一個“情”字。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蒲松齡一生渴望入仕卻始終未能如愿,做過知縣幕賓,也當過私塾教師,在各種地方見識了人情冷暖,滿腹議論想抒發(fā),便借各種狐鬼妖精之口,盡訴于《聊齋志異》一書中。
  他寫窮酸書生寧采臣與狐妖聶小倩的相知相愛,也寫因含冤從陰間告到天上的席方平,還寫陸判為勤奮卻屢試不中的朱爾旦換心.....許多情節(jié)盡管十分離奇古怪,但敘說的卻是通俗的人情。套用網(wǎng)上的一句話便是:“當我們在談狐說鬼時,也是在談人生”。
蒲松齡的“孤憤之書”《聊齋》,我們?yōu)槭裁磹劭矗? src=
《聊齋志異》部分版本(圖源:澎湃新聞)
  此外,《聊齋志異》影響力的持續(xù),與歷來的改編作品也不無關(guān)系。
  自問世起至今,《聊齋志異》被改編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戲曲、小說、影視、游戲等等,而眾多改編作品也各自選擇了不同的角度。如被許多人戲稱為“童年陰影”的87版《聊齋》電視劇,雖保留了許多驚悚的場景,但也側(cè)重于傳遞小說中的世情冷暖。而作家汪曾祺對《聊齋志異》故事的改寫則是“舊瓶裝新酒”,在原有故事基礎(chǔ)上,通過改寫結(jié)尾等方式,增添許多現(xiàn)代意識......
  而無論怎樣改編,也無論改編是否稱得上成功,一次次的改編也在反向加深《聊齋志異》自身的影響力。就好像你不一定看過原本的《倩女幽魂》,但你一定知道聶小倩。
蒲松齡的“孤憤之書”《聊齋》,我們?yōu)槭裁磹劭矗? src=
1987年電影《倩女幽魂》劇照(圖源:澎湃新聞)
  “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偟膩碚f,正如后世對其評價褒貶不一,《聊齋志異》有它自身的魅力,但確實也存在不少瑕疵。在不知道怎么評價它的時候,或許先“姑妄聽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部分資料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馮小玨
聲明: 版權(quán)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