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奧會已落下帷幕
為期16天的冰雪盛宴給所有人留下了難忘記憶
也讓人們在告別時更加依依不舍
各國運動員、媒體工作者、賽事保障人員以及吉祥物冰墩墩等
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告別
對于這樣一份份深情
我們不妨用最具有“中國式浪漫”的詩詞回贈
紀念彼此間的美好情誼
![告別北京冬奧遇上古詩詞,“中國式浪漫”請收好](/uploadfile/2022/0224/20220224113757875.png)
在冬奧賽場上,運動員們是絕對的主角。他們在運動場上奮力拼搏,一次次挑戰(zhàn)著人類的身體極限,也一次次刷新著優(yōu)異成績。對他們來說,冬奧會是四年一度的重要“考試”,也是相知相逢的盛大聚會。臨別之際,他們的告別格外動情。
中國的運動健兒們,在家門口的賽場上創(chuàng)下了中國參加冬奧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無論是否站上領(lǐng)獎臺,都用拼搏證明了自己。“武大靖深夜發(fā)文不認慫不退役”“谷愛凌說在冬奧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兩周”“蘇翊鳴說一銀一金是送給自己最好的成年禮”......如此種種對冬奧的深情告別,飽含深情。
還有很多海外運動員,也對剛剛結(jié)束的北京冬奧會十分不舍。因愛吃豆包走紅網(wǎng)絡的“豆包姐”馬耳他運動員珍妮絲·斯皮泰,發(fā)文直言“為這么快離開中國感到難過”。美國運動員特莎·莫德,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在中國的最后一天:“我會在飛機上哭的,我現(xiàn)在就要哭了,我愛你們”......
遠動員們的深情告別令人動容,2022北京冬奧會雖已結(jié)束,但這份美好記憶將會留存。“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奮力拼搏的運動健兒們,我們下個賽場見!
在冬奧賽場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見證、記錄每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并將其傳達到世界各地。這群人,就是參與冬奧會報道的媒體工作者們。
自北京冬奧會拉開序幕,媒體工作者們對賽場上下的跟蹤報道就一直在進行。其中,因太喜愛吉祥物“冰墩墩”而被稱為“義墩墩”的日本記者辻岡義堂,為“冰墩墩”人氣暴漲助力的同時,自己也火了起來,離開冬奧村時,“冰墩墩”現(xiàn)身與他告別的場面登上熱搜。
冬奧期間,像“義墩墩”這樣的媒體工作者還有許多,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奧運精神,也在告別時依依不舍。“何處何時又相見,青山長在水長流”,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相信未來大家還會再相逢。
冬奧會的圓滿舉辦,離不開志愿者、醫(yī)療保障隊等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他們因熱情、專業(yè)、奉獻等品質(zhì),頻頻收獲點贊。
當冬奧會結(jié)束的時候,他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說再見。許多志愿者們拿起手機,記錄下同運動員們的道別時刻;曾火上熱搜的“我的同事請假去冬奧當裁判”的主角,也將回到之前的工作崗位。而奉獻出精彩絕倫的開閉幕式演出的工作人員們,也在講述幕后故事的同時,對冬奧盛會作告別。其中,2022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的深夜發(fā)文,也感動了許多人。
“歸期豈爛漫,別意終感激”,2022北京冬奧會已落幕,但2022北京冬殘奧會將迎啟幕。許許多多的幕后工作人員,仍在堅守崗位。我們相信,無論是哪一場盛會的圓滿舉辦,回程一定都將載滿美好的回憶。
如果說冬奧賽場上的主角是運動健兒們,那“冰墩墩”一定是賽場下當之無愧的“頂流”。圓滾滾的身子、可愛的熊貓造型,2022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伸著愛心熊掌,俘獲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粉絲。無論是運動員們的爭相合影,還是“一墩難求”的周邊售賣情況,或是網(wǎng)友們的“全民二創(chuàng)冰墩墩”,都足以得見它的超高人氣。
已是“頂流”的冰墩墩,在冬奧期間也一直沒閑著。幫忙鏟雪、倒垃圾、挑戰(zhàn)4A旋轉(zhuǎn)等等,身影出現(xiàn)在冬奧賽場的每個角落,努力又可愛的和每個人互動。而隨著2022北京冬奧會的落幕,“冰墩墩”也迎來了告別的時刻。從在閉幕式短片中同雪花揮手再到向志愿者鞠躬告別,冰墩墩用各種方式同大家作出告別。
“相逢且同樂,何必舊相知”,過去的十幾天,與“冰墩墩”的相遇為我們帶來了太多驚喜,然而,有相逢便一定會有告別,重要的是,留下快樂的瞬間。
2022北京冬奧會雖已結(jié)束
但我們始終相信
愛和友誼永不落幕
正如閉幕式上《折柳寄情》節(jié)目所傳遞的那樣
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
也對未來充滿希望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冬去春來,總有新生
讓我們記得這份告別的深情
帶著它
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