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張晨曦
編輯丨李佩藺 蔡曉慧
“‘......長保!長保!’面對為保護自己而壯烈犧牲的胡長保,毛主席掩面哭泣......”7月11日,四川省雅安市滎經(jīng)縣建政村的村黨支部書記劉元林動情地講起烈士胡長保的故事,“他是毛主席的警衛(wèi)員里面唯一一個為掩護毛主席而犧牲的。”紀念廣場里,胡長保雕像下方簇簇鮮花,安靜地訴說著人們對他的哀思和懷念。
胡長保曾在滎經(jīng)有過怎樣的故事?為什么他在滎經(jīng)家喻戶曉?
恰逢建黨100周年之際,記者走近這片革命領袖停歇過的土地,尋找那個和滎經(jīng)溶為一體的雄魂。
他用肉身作盾 保衛(wèi)毛主席
道路兩旁,鮮艷的國旗隨風飄動。如今的建政村,樹林陰翳、景色秀麗,但地勢依舊崎嶇,很難想象當年紅軍是如何迎著滿途荊棘開辟出前進道路。
時間回到1935年,長征途中,中央紅軍路經(jīng)四川省滎經(jīng)縣三合鄉(xiāng)茶合崗,幾架敵機飛臨上空。突然,一架敵機俯沖過來,隨即發(fā)出了刺耳的嘯叫聲。投彈了!紅軍們避閃不及,場面混亂。一顆炸彈落在了毛澤東身邊。“主席有危險”,胡長保騰空而起,撲向毛澤東。那一瞬間,胡長保以肉身作盾,用生命保衛(wèi)了中國革命領袖。
“主席,你要多保重.......”
“祝革命勝利!”
說完,胡長保便重重地倒在毛主席的懷里。時年23歲的胡長保就此長眠于有“清風雅雨”之稱的滎經(jīng)縣。
胡長保犧牲以后,由于行程緊急,遺體被帶到生基灣古墓旁掩埋。1990年11月,滎經(jīng)縣政府將其遺骸從三合鄉(xiāng)建政村遷葬至滎經(jīng)縣烈士陵園。胡長保這個名字開始逐漸為后人知曉。
為了紀念胡長保,滎經(jīng)縣建起胡長保烈士紀念館、胡長保紀念廣場。
在建政村的胡長保紀念廣場,記者見到了剛剛忙完工作的村黨支部書記劉元林。“這里是胡長保烈士最初的埋骨之處,所以我們村在這里建立一個胡長保紀念廣場,告慰先輩。”
胡長保紀念廣場
劉元林說,有很多老人會帶著子孫到胡長保紀念廣場來憶苦思甜,給他們講述胡長保的英勇事跡和紅軍長征途中的千難萬險,“今年建黨一百年,有很多單位都到這邊來開展黨建活動,重走長征路,在胡長保雕像面前重溫入黨誓詞,讓我們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八十多年過去了,這個犧牲在滎經(jīng)的紅軍戰(zhàn)士,已經(jīng)深深地烙印進了當?shù)厝说男闹小?/div>
他的革命精神 在滎經(jīng)薪火相傳
明媚的陽光穿過蒼勁松柏,胡長保的雕像眺望著山下的縣城。沒有了彌漫硝煙、炮火轟鳴,當年紅軍長征之路已開辟為農(nóng)田,村民們在田地里耕作、小憩,還時不時招呼筆者到家里坐坐。在胡長保革命精神的影響下,建政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脫貧之路。
![\](/uploadfile/2021/0729/20210729010353111.jpg)
奔赴工作崗位的劉元林(左一)
“以前這里靠花崗石發(fā)展,現(xiàn)在這種資源耗盡了,而且國家封山育林,林木資源的利用也有限,要發(fā)展很困難。但是好在我們分析情況、制定計劃,積極地克服了困難。“劉元林介紹說,現(xiàn)在在集體經(jīng)濟下發(fā)展了蔬菜和茶葉種植以及紅色文化旅游等產(chǎn)業(yè),相信村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劉元林在描述建政村建設成果時,語氣里充滿了欣慰和自豪。劉元林說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例如:要擴大自產(chǎn)茶的銷售市場,開發(fā)建政村附近的自然景觀等。“辛苦確實是辛苦,但是這是我的工作啊,好比說胡長保的工作是保護毛主席,我的工作就是為建政村搞建設,都要努力完成工作,要發(fā)揚胡長保的精神,要奉獻嘛”。
劉元林這樣的奉獻精神同樣在胡長保小學日夜閃耀。
胡長保小學
“我們學校很注重對胡長保烈士的紀念和對他的精神的宣揚,希望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都能夠繼承胡長保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胡長保小學的副校長劉玉說道,“‘5.12’地震的時候,沒有一個老師自己逃跑,全是沖到自己的班級組織疏散,我覺得不僅是職業(yè)道德驅使我們這樣做,還因為我們一直受胡長保大無畏和奉獻精神的熏陶,當災難發(fā)生時我們就會沖在前面。這算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吧。”
胡長保小學內(nèi)胡長保烈士的雕像
操場旁屹立著胡長保的雕像,稚嫩的童聲訴說著對烈士的尊敬和感激?;秀遍g,仿若胡長保也正注視著孩子們學習成長。胡長保的精神,如同一粒粒紅色的種子撒進孩子們的心間,融進了滎經(jīng)人民的血液。
有些人死了,但他還活著,胡長保英年犧牲,留下的東西并不多,但是人民會永遠記得這個舍生取義的英雄。時代在變,“長征精神”不變。胡長保用生命譜寫的壯麗詩篇,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