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jié)我回莆田老家時,總是情不自禁地來到院井處,駐足良久。井口外圍呈六角型,頂面刻著“涌泉”二字。站在井口探頭下望,幽幽的井水可映出藍天、白云,還有探望者的影像。俯視著井里清澈透明的泉水,撫今追昔之情油然而生……
一
1983年的國慶節(jié),我家蓋的新房竣工不久,為了解決飲水和洗滌方便,母親花了800元人民幣,雇請附近一支青年打井隊,挖一口深井。當(dāng)時我剛過弱冠,在一家機器廠當(dāng)車工,因為生性活潑好動,所以在家也閑不住,常來到挖井的現(xiàn)場,給打井隊師傅送茶水,遞遞砌井用的磚塊等,一來二往之間,彼此很快混熟了。十天時間悄然而過,經(jīng)匠工努力,井終于打成了。望著向上噴出的甘泉,母親觸景生情,把這口井命名為“涌泉”。
那時候,附近一帶沒幾口井。因而,我家的這口井便顯得稀奇了。以前隔壁的人家都是到較遠的地方去打水,現(xiàn)在好了,都往我家大院跑。每到傍晚的時候,鄰家的大人們紛至沓來,來來回回好幾趟,直到把自家的水缸灌滿為止?;蛟S是因為水被一次性打了太多,最后輪到我家打水時,我總覺得水桶上的繩子不夠長,也難免會牢騷埋怨。母親倒是個開明大方的人,她看了我噘著嘴,笑了笑:“井水大家喝,越喝水越多。”于是,她便再往小桶原來的繩子上面加系一根繩子,這樣就可以夠得著打井水了。
一口飲水井,無聲勝有聲。不僅讓我們懂得謙讓,也為我們增添樂趣。家里人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井邊打水刷牙、洗臉。井,作為家中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jīng)成為家里的一分子,與家的命運息息相關(guān)。自從院里打了這口井后,原來的水缸也變成了米缸。鄰家的小孩都很羨慕我們,吵著讓他們的父母,在自己家里也打一口井。打口井又不像吃頓飯,哪能說打就打,一直到后來他們也都沒有打。這便讓我們驕傲了好一陣子,總以家里有口井向人炫耀。
夏天的時候,是用水的高峰期。洗澡、做飯、澆花、灌溉總要用到水,所以這個時候,一個小小的井口,總有三四個水桶爭著打水。大家用水方便,想洗澡,直接往井里扔水桶,三兩下上來就有一大桶水。而夏天的井水特別清涼,像冰過的一樣,我總喜歡直接往身上沖,那種感覺真是舒服,涼爽得很。母親因此總擔(dān)心我會感冒,其實我的身體棒著呢,我總說:“年輕人,又不是老人家!”然后對她傻笑。雖然我?guī)状伪粵_感冒,但還是喜歡那股子勁,渾身總感覺舒服得很,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爽!
按莆田本地的風(fēng)俗,每年大年三十的下午,為了能夠搶到井水,鄰居便早早地來到水井旁提水挑水,一直排隊到深夜,作為第二天過年時備用。初一這天休井(讓井神也能過一個平安年)。初二這天,天還沒亮,人們便早早起來搶水挑水(水就是財,農(nóng)村人叫搶財,來得越早搶的財越多)。挑水前必須要點燃鞭炮、香火,還要燒些紙錢,磕上三個頭,以表達對井神的崇敬,也期望幸福生活如泉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出。
二
井里的水既清澈又干凈,不像現(xiàn)在的自來水,還要進行過濾消毒什么的。母親常用井水來泡蜂蜜給我們喝,涼涼的、甜甜的一直流到心里,喝完了總有心曠神怡的感覺。每當(dāng)悶熱的盛夏三伏天,母親還會買些西瓜裝在籃子里,再放進井里泡上一小時,讓它變得冰冰的,然后提出來,切塊分給家人品償,當(dāng)作防暑降溫飲食?,F(xiàn)在想起來,這還都得歸功于這口井了,給家里帶來了不少歡聲笑語。鄰居用了我家的井水,都是情不自禁地夸贊。而“涌泉”成為和諧鄰居的一條紐帶。
有時候,年輕的女鄰居端著大木盆來到井邊洗衣服,勤勞與幸福洋溢在臉上,在陽光下顯得更加青春靚麗。她們將系著長繩的小木桶探進井里汲水,提出來倒進木盆,便優(yōu)雅地蹲下身子,擼起袖子,將手臂伸進浸滿肥皂泡的木盆里搓洗衣服。井邊幾個洗衣服的女人一起聊著天,拉著家長里短,濃濃的生活氣息融入“嘩嘩嘩”的搓衣聲里。
鄰居們每天來我家挑水,用清澈明凈的井水淘米、做飯、燒菜、開水。每當(dāng)那一縷縷炊煙裊裊升起,家的樸實溫馨就在小城上空蕩漾開來。尤其是那些勤勞的女人,一手把持著小家,一手把持著明天,原本枯燥的日子,在她們手上點化出了甜美的味道。殊不知,愛井不僅是汲水生活,更是分享生活的快樂。
記得井建成的頭幾年夏天夜晚,為了方便幾位常來往的鄰居看電視,好客熱情的母親常把我們家的“樂聲”彩電,搬到距井邊不遠的桌上,好讓客人坐在井旁邊的椅上,邊乘涼邊看電視,度過愉快的夜晚。記得有一部吳天明導(dǎo)演、張藝謀主演的電影《老井》熱映。當(dāng)時,我也有幸先睹為快,并寫了一篇影評,刊在莆田市電影放映公司的《興化銀幕》上。影評題目為《哲理性的啟迪——觀<老井>結(jié)尾有感》。轉(zhuǎn)眼35年過去了,《老井》仍記憶猶新,它與我們家這口井的緣分成了一段佳話。
然而,好景不長,不知是什么原因,“涌泉”水質(zhì)開始由清澈變得渾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取水樣送防疫站檢測,多次為“涌泉”“求醫(yī)治病”,先用漂白粉殺菌消毒,再用明礬澄清渾濁之水,但收效甚微。不久,我家安裝了自來水,“涌泉”便“退居二線”,只用于澆花木、拖地板、洗衣服、擦家具,算是“老有所為”了。
三
我家這口井僅是城市水井的一段縮影,但它見證了莆田發(fā)展的滄海桑田。盡管城市建設(shè)與時俱進,但是井里的水依然還如同記憶中那么甘冽。井口的一道道印跡記錄著歷史,述說著家鄉(xiāng)發(fā)生的一個個故事。
有道是“落花無情,流水有意”。“涌泉”不僅滋潤家人和鄰居,也見證了我個人早年的苦樂往事。由于所謀生的企業(yè)不景氣,以致在1996年宣告破產(chǎn),我也無奈地下崗在家待業(yè)。有一天,我心情憂郁,來到井邊,望著清澈如鏡的井水倒映著藍天白云,折射著明媚的陽光。我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找來打水工具,從井里打上一桶水來。清冽的水倒入臉盆,我痛痛快快地洗了一回頭,瞬間感覺精神一振,竟生出一番發(fā)人深省的感慨:失業(yè)不失志,積極再就業(yè);逆境,往往更能造就強者。
前些年,我曾走訪江西瑞金沙洲壩的“紅井”,感悟紅色精神,汲取生活力量。“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小學(xué)ー年級語文雖曾學(xué)習(xí),但是耳聞目睹更是飲水思源,對挖井人毛主席的懷念之情、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為此,我特地喝了一大口紅井水,感覺到一種甘甜清涼的味道。我還用大可樂瓶盛了滿滿一瓶,翌日帶回老家倒入我家的井中留念。我仿佛感到水質(zhì)變得更加清澈。水井泛起層層漣漪,令人遐思不已……
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其間,我從青年成長到壯年又至老年,見證著一路走來的世事滄?!,F(xiàn)居多為套房,有時用水,難免也會觸景生情,回憶老家那口老井,那一段平凡的生活往事,更加使我飲水思源,增添善行致遠的信心。是的,古詩曰“背井離鄉(xiāng),臥雪眠霜”。對我們這些背井離鄉(xiāng),身體漂泊在城市,靈魂還在故鄉(xiāng)的人來說,老家那口井是一種令人難舍難分的鄉(xiāng)愁,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懷念。
隨著新興城市的發(fā)展,人們家里裝了自來水,擰開水龍頭就來水。井,就被一條條埋在地下的水管所替代,漸漸地冷清了。它的身旁不再有人歡鬧,連鳥兒也不駐足。井壁慢慢變得干涸,早已沒了青苔,也聽不到滴水聲,水面不再掀起清波,靜得如同歲月老人。老家這口井雖然老了,與我們?nèi)胰艘矟u行漸遠,但家人每當(dāng)說起它、憶起它,仍會肅然起敬。
老家這口井說來雖然很平凡,但見證了許許多多城鄉(xiāng)煙火和世間往事??梢哉f,把這些最珍貴的記憶組合起來,就是莆田40年不斷蝶變的見證與縮影。
這正是:老家一口井,見證故鄉(xiāng)情;訴不盡鄉(xiāng)愁,抒不完鄉(xiāng)音。(文/圖 陳祖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