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子湖畔到貢嘎山下!杭州支教老師王東軍跨越山海,守望格?;ㄩ_

2024-04-26 16:42:46來源:康巴傳媒作者:周燕
  初夏時節(jié),滿目盛開的格?;ㄓL綻放。在54歲支教老師王東軍眼中,這是雪域高原最美的季節(jié)。2022年8月,作為杭州市蕭山區(qū)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團隊隊員,王東軍賡續(xù)師者初心,來到康定支教。
  跨越山海,攜手相依。從西湖河畔到貢嘎山下,王東軍用大手牽住孩子們的小手,用堅守詮釋責任擔當,用奉獻譜寫平凡贊歌,在海拔近3000米的情歌高原,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寫下了教師生涯最輝煌的篇章。

  跨越千里的“圓夢”之旅

  援藏支教的夢想,很早就開始在王東軍心中生根萌芽。

  2021年,王東軍的妻子奔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支教。2022年,王東軍接過接力棒,主動請纓,從蕭山區(qū)江南初級中學來到康定市第二中學擔任初2025級一班班主任,教語文。

  頭重腳輕、血壓升高……剛到康定的一個月里,高原反應導致王東軍經(jīng)常失眠、頭痛、呼吸不暢,加上班級里的大事小情任務繁重,身心都面臨著挑戰(zhàn)。“特別是晚上,沒睡多久就會憋醒,一早起來,鼻子里甚至有血痂。”王東軍說,“既然選擇了奔赴遠方,就早已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實在熬不下去了,我就吸點氧氣或者吃點助眠藥讓自己好好睡一覺,第二天再接著干。不能因為高反影響支教,我是來上課的,不是來休息的。”
 
  克服著種種不適應,王東軍開啟了高原任教之路。

  “孩子們的小臉紅撲撲的,眼神里充滿對新來老師的好奇。”王東軍回憶著第一次走進課堂的那一刻,雖然有諸多不適反應,但學生們清澈而渴望的眼神仿佛明媚的陽光,消融了一切身心的辛苦。

  “請先自由朗誦課文,再舉手告訴我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課堂上,提問、互動、交流,不僅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還讓孩子們對語文課有了新的認識和更深入的思考。

  “我最初想用自己設想的教學方法,后來仔細斟酌,決定還是先采用當?shù)乩蠋煹姆椒?,然后逐漸再改變方法,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剛開始的幾堂課,王東軍就發(fā)現(xiàn),這里的孩子需要更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只照顧基礎差的孩子或是基礎好的孩子都沒辦法讓他們共同進步。在開學后不久,王東軍便決定要調整之前的教學計劃。

  除了日常上課外,晚自習的時間,王東軍也給基礎差的孩子單獨“開小灶”,通過作業(yè)發(fā)現(xiàn)他們存在的問題,再單獨講解。

  “高原的孩子非常淳樸可愛,心智年齡要比實際年齡小,老師說的話孩子們聽得進去。”王東軍說,“遇到犯錯誤的孩子,要了解他的成長環(huán)境,走進他的內(nèi)心,搞清楚他為什么這么做。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如果急于批評,會適得其反的。”王東軍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對待學生總是因材施教、待以寬厚。

  從觀念相融到心意相通

  為了讓教育之花開遍高原,除了關注孩子的思想,家長觀念的轉變同樣重要。但由于甘孜高原路途遙遠,家長和教師的見面機會少得可憐。

  “我們班的孩子家住的最遠是在鄉(xiāng)城縣、得榮縣,有五六百多公里。”王東軍告訴記者,學校利用建州節(jié)的假期,安排了一次家訪,教師做“紐帶”、學生當“翻譯”,在周密的準備與安排下,家訪第一次將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聯(lián)系在一起。
  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這次家訪最近的驅車至少100多公里,最遠的甚至走了600多公里。通過在高原大山深處、甚至是懸崖邊上的家訪,王東軍找到了激發(fā)孩子成才的“鑰匙”。“我真的希望我們班上的學生將來能通過學習,造福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 

  “我們給家長介紹了學校教育的動態(tài)、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孩子們的成長故事,拉近了教師與家長的心理距離,也使很多家長切實感受到了讓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王東軍說,這次家訪讓老師們增添了信心。

  王東軍告訴記者,初一上半學期期中考試剛過,學生小馨的家長就給他打來電話,稱孩子從來沒有離開家這么遠,想讓她轉回老家上學。“我雖然有萬分不舍,但為了孩子,還是答應了家長的要求。”

  因割舍不下對小馨的思念,王東軍在這次家訪期間,專程到理塘去看望她。小馨在和父母一起為王東軍獻上哈達后,就哭著對王東軍說:“王老師,我好想您,好想同學。您就像對待自己女兒一樣對待我。我還能重新回到你的班里讀書嗎?”

  “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的學生?我認為唯有‘愛生如子,絕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才能不辱這一偉大而神圣的使命。”王東軍說道。

  從山海相望到情誼綿長

  4月的情歌故里,楊柳吐綠、桃花芬芳。每天早上7點多,王東軍就會來到班級開始新一天的工作?,F(xiàn)在,已經(jīng)是他在這里工作的第二年,雖然來康定的時間不長,但是用王東軍的話說,相比剛來時的高原反應已經(jīng)可以忽略不計了。

  “原本我的支教計劃是一年,但我想繼續(xù)待下去,繼續(xù)在這里支教,就又向組織申請了一年。只要我的身體允許,我想繼續(xù)把這一屆孩子帶到畢業(yè)。”王東軍表示,他想試試用自己的方式,培育這片土地上的孩子。

  “希望每位學生像這漫山遍野開放的格?;ㄒ粯?,在老師的培育‘灌溉’下,開出更加絢麗的花朵。”王東軍說道。

  談起這里的學生,王東軍會說“淳樸”,孩子們對老師純真質樸的感情,讓來自千里之外的他無法忘懷。下課時孩子們會悄悄為他遞上一杯水,上午吃點心時他們會想到老師是不是也餓了。

  “因為王老師的到來,讓我看到了更廣闊、更遠的世界。”“王老師不遠萬里來到康定,給我們帶來新的知識、新的學習方法,還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感覺跟他相處起來就是朋友。”“王老師開闊了大家的眼界,他經(jīng)常在課后跟我們說杭州的人文歷史,我也想去杭州讀大學!”……記者在采訪中,不少學生表示。
  

  讓連綿的群山不再遮蔽學生的視野,幫助孩子改變自身命運,是王東軍內(nèi)心的深切愿望。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只有打動學生,才能影響學生。”來自杭州第二中學錢江學校副校長曾應超現(xiàn)任康定市第二中學校長,他向記者介紹,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民需求和人民滿意”為教育體育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乘勢而上、砥礪奮進、真抓實干,加快推進新時代康定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注重合理安排校園課外時間,先后舉辦了風箏節(jié)、足球比賽、合唱比賽、英語劇、周末鍋莊等活動,廣泛開展兩地學生研學活動,促進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

  師以匠心弦歌不輟,賡續(xù)初心立德樹人??蛋透咴?,一批批援藏支教老師接力前行,用愛心和智慧澆灌希望的花朵。心手相連的故事,仍在不斷續(xù)寫……

  (圖/文周燕)
責任編輯:李璐璐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