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來自卡塔爾的“倫敦地產王”,
想要把英國王室也“收購”了?
作者:鄭敖天
編輯:馮璐
英國王室又出大事了。
這次陷入漩渦的人,是當了64年王儲的查爾斯親王。
近日,英國《泰晤士報》爆料稱,查爾斯在2011年到2015年,秘密從卡塔爾前首相謝赫•哈馬德處收受300萬歐元(約合2105萬元人民幣)的“慈善獻金”。
·2010年與查爾斯親王夫婦會面的哈馬德(左)。
在倫敦金融圈里,哈馬德的姓名縮寫“HBJ”可謂如雷貫耳。他還有一個綽號——倫敦地產之王。
在被問到如何看待這一綽號時,這名以“長袖善舞”著稱的卡塔爾前首相笑答:“這些都是噪音。人們太喜歡以訛傳訛了。”
人們不禁好奇,這名橫跨政商兩界的“HBJ”,究竟是什么來頭?
“買下倫敦的男人”
哈馬德在卡塔爾擔任了21年的外交部長與6年首相,是卡塔爾經濟轉型和外交戰(zhàn)略的主要操盤手之一。
多年來,他游走于政商兩界,積累了超過11億美元(約合73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資產,號稱是能夠“買下倫敦的男人”。
助力哈馬德“買下倫敦”的,其實是資產雄厚的卡塔爾主權基金——卡塔爾投資局。
2022年,該基金在全球各地的資產價值超過4450億美元,其中包括英國最高的摩天大樓:309.6米高的“碎片大廈”,倫敦核心金融商業(yè)區(qū)“金絲雀碼頭”,以及英國本土航空業(yè)、金融業(yè)、零售業(yè)的大量股份。
·卡塔爾投資局在倫敦持有的“碎片大廈”(圖中玻璃尖頂建筑物)。
由此可見,哈馬德被稱為“買下倫敦的男人”,絕非言過其實。而他與英國王室的“親密關系”,也早已不是新聞。
2010年,查爾斯曾親自致信卡塔爾王室,希望其能夠出資,幫助英國將歷史建筑“切爾西兵營”改造成現(xiàn)代住宅區(qū)。當時擔任總理的哈馬德一口答應了查爾斯的請求,爽快注資30億英鎊。
2015年,哈馬德又主動注資修繕英王室的美伊城堡,該城堡是伊麗莎白女王母親的遺產,也是女王的“心頭好”。哈馬德就此成為英國王室的座上賓。
·美伊城堡。
哈馬德與英國王室的互動原本大體上處于公眾視野中。但近日《泰晤士報》的爆料證明,雙方的互動也有著不為公眾所知的一面。
據(jù)線人爆料,從2011年到2015年,查爾斯曾多次秘密與哈馬德進行私人會晤,接受其提供的近300萬歐元“慈善捐款”。這筆巨款被裝在公文包和購物袋里,分數(shù)次直接交給查爾斯,然后再由查爾斯存入英國王室的銀行賬戶。
這種“不留痕跡”的交易方式很快引發(fā)質疑。作為核心王室成員,查爾斯與外國政要會面時,需要與英國政府“通氣”,并將會議記錄轉發(fā)給英國外交部。
而查爾斯與哈馬德會面時,既沒有攜私人秘書同行,也沒有留下會議記錄。
一位曾為查爾斯工作的匿名人士對媒體表示:“幾乎所有(為查爾斯工作的)人都對此感到不適,但我們能做的就是數(shù)好錢,然后給銀行打電話。”
·哈馬德(左)在白金漢宮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會晤。
事情曝光后,查爾斯的發(fā)言人堅稱,“現(xiàn)金付款”是哈馬德個人的請求,至于查爾斯是否曾對哈馬德投桃報李,有關方面只字未提。
但不容否認的事實是,英國王室與哈馬德的關系陡然升溫。有分析人士懷疑,查爾斯向哈馬德“兜售”了與王室核心成員接觸的“門票”。
對于查爾斯來講,此事可能會讓“即將”即位的他又一次陷入信任危機。但對身經百戰(zhàn)的哈馬德來講,這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小插曲。
·開懷大笑的哈馬德。
長袖善舞的“引水者”
作為卡塔爾的實權人物,哈馬德全名是謝赫•哈馬德•本•賈西姆•本•賈比爾•本•默罕默德•本•薩尼•阿勒薩尼。這一“漫長”的名字,展示的正是哈馬德顯赫的家庭背景。
哈馬德的稱號“謝赫”,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部落長老”或“智者”。在卡塔爾,這無疑是一個讓人敬畏的稱號。
哈馬德于1959年出生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是卡塔爾前任國王謝赫•哈邁德•阿勒薩尼的堂弟。高中畢業(yè)后,他前往英國學習,并于1982年回到卡塔爾,負責農業(yè)和水利建設。
靠早年販賣石油獲得的巨額利潤,卡塔爾王室不少成員滿足于殷實的生活現(xiàn)狀。哈馬德非常厭惡這種風氣:“有時候,我會因石油價格大跌而感謝真主,因為我們卡塔爾被(石油帶來的利潤)慣壞了。”
與許多無所事事的“皇胞”不同,哈馬德主動承擔了一個嚴峻的任務:在沒有河流的卡塔爾種田引水??ㄋ柺巧衬畤遥用裨榷鄰氖聺O業(yè)、游牧和小規(guī)模種植業(yè)。因石油致富后,愿意從事農業(yè)的卡塔爾人越來越少。
哈馬德對此憂心忡忡。在他看來,飲水自給與食品安全是卡塔爾獨立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他持續(xù)與外國合作,構建本國的海水凈化與引水系統(tǒng)。與此同時,他引進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鼓勵農民種植土豆、胡蘿卜等作物。
1992年,由于在國際科技合作方面功勛卓著,哈馬德被任命為外交部長。
當時政壇暗流涌動,以哈邁德王儲為首的改革派與保守派正激烈較量。哈馬德支持開放政策,順理成章加入哈邁德的政治班底。
·哈邁德是卡塔爾現(xiàn)代化的主要推動者。
1995年6月,因不滿父親的保守統(tǒng)治,哈邁德發(fā)動了不流血政變,就任第九任卡塔爾國王。
時任外交部長哈馬德站在堂兄的一邊,并在政變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備受哈邁德信任的他,在卡塔爾政壇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作為一名崇尚實用主義的外交官,哈馬德十分擅長軟硬兼施。
他一邊與沙特、伊朗等地緣競爭者展開明暗較量,一邊又積極參與國際爭端調停,逐漸將卡塔爾從單純的石油供應國,轉變?yōu)閲H舞臺的重要斡旋者。
1990年,在哈馬德的促進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和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
第一次海灣戰(zhàn)爭后,他又力主卡塔爾與伊拉克恢復正常關系。
在他的積極爭取下,2001年,世界貿易組織在多哈展開貿易談判,并在本輪談判期間接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哈馬德。(資料圖)
2007年,他就任卡塔爾首相。此時的哈馬德開始著力與西方上流社會搞好關系。他從美國智庫入手,親自進入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擔任國際顧問委員,并推動布魯金斯學會多哈中心的建設。
借助布魯金斯學會這一平臺,哈馬德為提升卡美關系頻繁發(fā)聲,還與許多政商界人物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大大拓展了卡塔爾在美國的影響力。
這與他從英國王室入手的做派,無疑有異曲同工之處。
2013年6月,哈邁德宣布,將國王之位傳給兒子塔米姆•本•哈邁德。在塔米姆繼位一天后,哈馬德便宣布從首相之位辭職。
有人認為他希望和堂兄一樣,為年輕一代騰出位置。也有人懷疑,哈馬德此舉是“急流勇退”,以規(guī)避未來的政治風險。
盡管辭職原因眾說紛紜,不再“伴君”的他卻早已找到新的“活水”:海外投資。
·卡塔爾王室在倫敦攝政街建設的行宮。
投資人
退休后,哈馬德長期居住在卡塔爾王室在倫敦建的行宮中:這座位于倫敦攝政街、面積達3065平方米的豪華宮殿,只是卡塔爾在倫敦投資的一小部分。
離任首相職位后,哈馬德依然是卡塔爾的實權人物。曾在卡塔爾布局全球金融版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他,全身心投入到了海外投資事業(yè)中。
作為“英國通”,他看重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投資價值,并在“退休”后逐漸將卡塔爾的海外投資中心向英國轉移。
在哈馬德的推動下,卡塔爾在英國的投資布局可謂面面俱到。
除地產外,卡塔爾還向英國四大行之一的巴克萊銀行注資,并擁有航空業(yè)巨頭國際航空集團的大量股份。此外,卡塔爾也是英國第二大零售業(yè)集團森寶利集團的最大股東。
一些倫敦投資人戲稱:“卡塔爾王室在英國擁有的土地,比英國王室都多。”
不過,哈馬德在英國的“擴張”策略也遭遇不少阻力。
從2017年開始,英國法院便多次起訴巴克萊銀行的高管,指控其在與卡塔爾的股權交易中非法向卡塔爾投資者和公司提供資金。
此外,卡塔爾在倫敦的地產擴張也引起了不少英國人的擔憂。
對于這些反對聲音,哈馬德回應稱,英國人不應對卡塔爾投資的政府背景過度敏感:“如果你告訴卡塔爾人‘想做生意就不能和政府聯(lián)系’,那么你可能連個工作都找不到。”
哈馬德也為卡塔爾在英國的投資做出辯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我對(針對卡塔爾在英投資的)噪音感到遺憾。我們在英國經濟最艱難時伸出了援手,總有人會感謝我們。”
·巴克萊銀行總部。該銀行2008年險些破產,靠卡塔爾投資才得以起死回生。
“感謝”卡塔爾的英國人中,有沒有王室成員的身影?
近年一直代表英國國家形象的英國王室,運營模式越來越像商業(yè)公司。一些英國人擔憂,未來會不會有一天,整個英國王室都會被外國投資者“打包買下”?
當然,這并不是哈馬德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受訪時表示,海外投資是卡塔爾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總有人想告訴卡塔爾去依賴外國,但事實是,“我們卡塔爾只依賴自己!”
從某種程度看,在“不依賴外國”這方面,英國王室的確應該向這位“中東金主”好好學習。
·英媒為哈馬德繪制的漫畫像。
總監(jiān)制: 呂 鴻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睿 凌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