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彭俊 弟辰晨 鄧雨萌):2021年5月28日,在第十五屆FIRST青年電影展“電影的,未來的”發(fā)布會上,央視網快看采訪了著名導演謝飛。謝飛是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湘女瀟瀟》《本命年》《黑駿馬》等。故事片《湘女瀟瀟》,任導演之一,獲得1988年法國蒙坡里埃電影節(jié)“金熊貓”獎、1988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jié)“唐·吉訶德”獎。導演故事片《本命年》獲1990年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杰出個人成就“銀熊獎”、1990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央視網記者:如何看待FIRST青年電影展這幾年的變化?和國內外其他影展相比,它有哪些特殊性?
謝飛:FIRST青年電影展,它是從一個學生短片起家,然后慢慢往長片走,主要目的就是發(fā)現(xiàn)新人。我大概是第5屆去當評委會主席,就發(fā)現(xiàn)他們確實是對青年導演的處女作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而這個東西能夠做成一部長片,對一個青年導演的成長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東西。
央視網記者:您曾說要拍留得下來的電影,什么類型的電影才能留得下來?
謝飛:像中國電影,從1905年到現(xiàn)在也是拍了幾萬部電影了大概。但是現(xiàn)在,比如一些史論家,特別1949年以前的,一提就是《神女》,就是《小城之春》,其實這兩個電影,可能《神女》當年還可以,因為它有個明星叫阮玲玉。那個《小城之春》在1948年拍完基本是沒人看的,但是它的文化和東方韻味在幾十年后就被發(fā)現(xiàn)了。所以留得下去的電影就是屬于它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它的表達能力,能夠開掘到人性是人類存在的價值這樣一些不受時代局限的主題。
央視網記者:虛構的故事無法展現(xiàn)真實的社會,在您看來,電影寫實的魅力在哪些方面?
謝飛:現(xiàn)實主義寫實可能還是電影藝術形式的長處,容易達到觀眾被感動、被理解。而想象和浪漫在過去我們那個時候,膠片做特技簡直是困難得不得了,做出來也不怎么樣??墒乾F(xiàn)在確實是數(shù)字技術你是天馬行空,包括現(xiàn)在所謂很多玄幻、什么迷幻、古裝片都有,但是那些東西看多了,你會發(fā)現(xiàn)觀眾有審美疲勞,反而它沒有說服力。觀眾真正感動他的,還是你透過這些東西表達的真實的事情、情感和思想。
央視網記者:您從高中時代就開始觀摩電影寫筆記,到現(xiàn)在為什么還堅持在社交平臺撰寫影評?
謝飛:網絡太方便了,我也看很多豆瓣的那些人,寫這些觀感,覺得很多寫的很專業(yè),特別他們提出很多不同的觀點和資料,使你對電影的理解更豐富一些。那么,我也把我的觀點貢獻出來,跟網友們就有一個交流,我覺得是個非常好的事。
央視網記者:對青年電影創(chuàng)作者有哪些建議?
謝飛:就是說一定要明白,數(shù)字技術有了以后,視聽手段是人類必備的一個表達手段和工具。你要把文字關(過了),掃了盲,你會用文字去表達。不是人人都是作家,但是當你視聽手段都會了以后,不是人人都是好導演和好編劇,所以還是人文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至于你有沒有這個才能,你有沒有這個機遇,這都是要靠你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