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波:“最強大腦”背后的科學匠人

2023-11-18 12:45:18來源:光明網(wǎng)

祖沖之,我國古代著名的數(shù)學家,科學家,被譽為南北朝“最強大腦”。我國量子計算機原型機的名字“祖沖之號”便是取意于此。

量子計算機的原理與傳統(tǒng)計算機完全不同,其理論依據(jù)是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疊加原理施展并行計算的能力。在量子計算中,0和1同時存在,就意味著很多個任務可以同時完成。量子計算機也因此獲得遠超經(jīng)典計算機的指數(shù)級的超強計算能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曉波正是“祖沖之號”量子計算機的總師。他出生于1976年,1998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2003年博士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令人驚訝的是,從2016年加入中科大擔任潘建偉院士團隊超導量子計算負責人,到最終實現(xiàn)“量子計算優(yōu)越性”,朱曉波只用了五年時間。

2021年,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成功研制了62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了可編程的二維量子行走。

研發(fā)量子計算機有多難?朱曉波曾這樣比喻,要把每一個非常脆弱的量子比特,控制到非常精準的程度,就好比扔飛盤,扔一個飛盤接得準很容易,扔兩個飛盤接起來就有點難度,我們相當于扔幾百個、扔幾千個,每個盤子都要接得很好。

盡管困難重重,朱曉波卻和團隊成員一次次突破,用一個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為我國量子計算領域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2023年5月31日,176比特“祖沖之號”量子計算云平臺正式上線,面向全球用戶開放,刷新了我國云平臺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比特數(shù)紀錄。

“必須是自力更生,我們必須是自己做出來,否則在下一代信息處理上面,我們是會遠遠的落后”,朱曉波說,“在這條關乎人類未來的賽道上,中國不能落后,我們不敢停下來。”

責任編輯:高瑋怡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