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梅森編劇,秦昊、萬茜、田雨、張萌等主演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劇《大博弈》正在浙江衛(wèi)視、東方衛(wèi)視等平臺熱播。該劇以地方國企北方機械公司為切口,講述了孫和平(秦昊飾)、劉必定(田雨飾)、楊柳(譚凱飾)三個充滿夢想的企業(yè)家,為了實現(xiàn)中國重汽行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展開的一場驚心動魄的大博弈。在最新的劇情中,楊柳說服劉省長調(diào)走孫和平去國家級部門掛職,意圖借機“清理門戶”并阻止北機從漢重集團獨立出去。但孫和平拒絕了如此優(yōu)越的條件,一心想要拿下希望資控的股份和紅星重裝的股權(quán),讓北機脫離漢重形成自己的重工產(chǎn)業(yè)鏈……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秦昊表示,他很幸運自己是在43歲這一年遇到的《大博弈》。如果在十年前,他很可能不會接下這部戲,因為“劇本中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對話,那種扎根于生活、又很巧妙地博弈的劇情,是我在這個年紀,依靠我的經(jīng)歷、我的閱歷,才完全理解到的。”
看了五集劇本就被角色打動
在接拍前差不多一年半的時候,秦昊收到了五集《大博弈》的劇本,但僅看完這五集,秦昊就產(chǎn)生了接拍的意愿。“孫和平這個人物特別吸引我”,他表示。
劇中的孫和平,原是國企北方機械公司的副廠長兼海外銷售總經(jīng)理。在北機即將破產(chǎn)之時,他臨危受命任職廠長。為了讓北機重獲生機,他大刀闊斧地對這個百年老廠進行國企改革,并以謀略、智慧與使命感,和各大企業(yè)集團展開了一場場“大博弈”。
在秦昊看來,孫和平是具有成長線的人物。在接任北機廠廠長初期,他經(jīng)常因為“經(jīng)驗不足”,被兩位“久經(jīng)沙場”的師哥忽悠,各種被虐。直到經(jīng)歷了一場場企業(yè)博弈,他逐漸成長至獨當一面,讓倚仗大集團求生存的北機也成長為試圖具備獨立打造重工產(chǎn)業(yè)鏈能力的大集團。
“在我看來,孫和平在這個戲里有4個階段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都在成長。觀眾跟著他的視角和劇情進展,后面可以看到一個男人從四十歲到隨著年齡增長,包括閱歷、經(jīng)驗、對事物認知都有變化。這個也是我接這個角色的原因之一。我很想挑戰(zhàn)去完成這樣一個有變化、有成長的角色。”
孫和平最大的魅力是“真實”
但成長之外,秦昊認為孫和平最大的魅力還是在于“真實”。
秦昊生長在東北,從小到大他在成長環(huán)境中就遇到過不少像孫和平這樣的企業(yè)工作者,也耳濡目染到了很多東北國企改革的故事。劇中每個人物,他都能在自己生活記憶中尋找到原型,“周梅森老師的劇本、小說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是扎根于生活的,人物不是憑空想象的。”
因此在詮釋孫和平的過程中,秦昊做得最多的就是讓他更加真實化,更接近于生活中、身邊的普通人。他經(jīng)常和導演商量如何給孫和平再加一些缺點和小毛病,比如讓這個人物也表現(xiàn)出私心、窘態(tài)等,讓他更加接地氣,“其實劇本本身也寫到很多,比如孫和平忙于工作,婚姻上不是很成功,對孩子照料不是很多。”
包括孫和平和錢萍(萬茜飾)的感情線,秦昊透露,劇中孫和平和錢萍“拌嘴”,錢萍經(jīng)常翻孫和平白眼,兩人互懟“你白楞我干嗎?”“好好說話!”這些細節(jié)都是秦昊和萬茜現(xiàn)場即興發(fā)揮的?,F(xiàn)場的這些即興創(chuàng)作,是二人感情發(fā)酵的體現(xiàn),也讓觀眾更相信二人情感的發(fā)展走向。
秦昊也一直在思考并嘗試,如何以“無表演狀態(tài)”把一個平凡人的生活放于戲劇之中。例如臺詞上少一些所謂鏗鏘有力的“口號”,都用普通人講話的方式;不要因為他是主角就要“端起來”……“我要讓他變成一個平凡人,讓觀眾覺得這是我身邊的人。雖然這在這類題材中是一個很冒險的嘗試,但也是我接這個戲的目的。”
——對話——
新京報:如今很多影視作品都是在以平凡的小人物去展現(xiàn)大時代故事。你如何看待這樣的創(chuàng)作趨勢?
秦昊:坦白地說,越接地氣、越生活化的表演是越難的。因為觀眾都在生活中,你真與假,觀眾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像我演古裝,可能相對現(xiàn)實題材就會輕松一些,因為大家沒見過那個人,每個人的想象不一樣。但是你演一個生活中的人,我們生活中都是會見到的,你不像的話,觀眾就會不相信你。
新京報:這次和該劇編劇周梅森合作,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秦昊:周梅森老師的人物寫得非常鮮明、非常真實。這次劇本有一個特點,就是臺詞量特別大,甚至一些情節(jié)都要靠臺詞來推動。我過去拍電影也好,拍劇也好,更多還是靠人物行為、動作,來讓觀眾看到他的表達,這是我第一次觸碰到這樣風格的作品。
這部戲可能是我兩三部戲的臺詞量,每一場戲都是幾頁紙臺詞,幾乎都比得上小話劇的一幕。大家看到的可能是我在辦公室跟對方聊天聊了一部分,中間穿插了別的戲,但其實在辦公室聊天都是一場戲拍下來的。那一場基本五六頁紙,長鏡頭從頭演到尾,所以基本上跟演話劇是一樣的。
(新京報記者 張赫)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