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tǒng)府21日晚公布新一屆政府成員名單,隨即遭到各方批評。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在經(jīng)歷了兩個多月的政治混亂后,法國終于有了一個由新任總理巴尼耶領導的政府,新政府不得不主要任用右翼政治人物,馬上遭到來自左翼、極左翼和極右翼黨團的批評。極右翼陣營批評新政府“標志著馬克龍主義的回歸”,“沒有未來”,極左翼陣營領導人則表示將“盡快讓新政府下臺”。新政府成員名單無須經(jīng)議會批準,但10月1日法國國民議會開幕時,新政府將面臨不信任動議的挑戰(zhàn)。有分析認為,法國左翼和極右翼都對新政府組成表達不滿,但是他們是否會聯(lián)合起來發(fā)起不信任動議,這是新政府能否存續(xù)的關鍵。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領導人勒龐被認為掌握著新政府的命運。不過根據(jù)《費加羅報》發(fā)起的線上民調(diào),對于“是否滿意巴尼耶新政府”的提問,截至發(fā)稿時,約有55%的受訪者表示滿意。
“現(xiàn)在開始工作吧!”
法國新政府包括19名部長、15名部長級代表和5名國務秘書,共39名成員。法新社稱,經(jīng)濟、內(nèi)政、國防、外交四大重要部長職位中,只有國防部長留任,其他三個部門均迎來新部長。新政府中有不少新面孔,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太可能參加2027年的法國總統(tǒng)大選,“不會蓋過馬克龍的風頭”,不過屆時,任滿兩屆的馬克龍也不能參選。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國民議會在7月選舉后分裂成三個不可調(diào)和的集團:席位最多但未進入政府的左翼聯(lián)盟“新人民陣線”、排名第二的執(zhí)政黨聯(lián)盟“在一起”和處于“裁判員”地位的極右翼黨團。在拒絕了左翼提出的總理人選后,馬克龍決定和右翼聯(lián)手。9月5日,馬克龍任命資深右翼政治人物、共和黨人巴尼耶為新總理,并責成他組建新政府,結束了該國前所未有的超50天“無政府”狀態(tài)。報道稱,經(jīng)過為期兩周的談判,新政府班子在各方角力和痛苦中產(chǎn)生,成員主要是中間派和右翼人士,唯一來自左翼的是新任司法部長米戈,他曾是社會黨人,此前已退出政壇,不為公眾所知。
《費加羅報》稱,新政府39名成員中,12人屬于復興黨(即馬克龍的政黨),7人為正式部長職位,在各黨中最多;右翼勢力強勢回歸,總理巴尼耶所屬的共和黨獲得了10個職位,其中3人出任正式部長。報道稱,自薩科齊2012年卸任總統(tǒng)以來,共和黨從未獲得如此多的職位。此外,4位“獨立右翼”人士的加入,進一步鞏固了新政府的右翼色彩。巴尼耶21日晚在社交平臺X上發(fā)文稱:“有了一個團隊!現(xiàn)在開始工作吧!”法國總統(tǒng)府宣布,新內(nèi)閣首次會議定于9月23日舉行。
其他政治力量表達不滿
幾乎在這份名單公布的同時,法國政壇的其他政治力量就表達了不滿。
法新社稱,巴尼耶組建的新政府從21日上任第一天起就面臨壓力。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領導人梅朗雄表示,新政府“既沒有合法性,也沒有未來,必須盡快將其推翻”,“巴尼耶注定將在國民議會失敗,可能會在預算案上遭遇挫折,并因不信任動議而倒臺。”
在新議會中占有重要席位的極右翼“國民聯(lián)盟”主席巴爾代拉批評說,新政府標志著“馬克龍主義通過后門的回歸”,這是一個“毫無前途”的政府。該黨領導人勒龐稱:“法國人民在最近的兩次選舉中明確表達了他們希望擺脫7年來馬克龍主義的失敗,但今晚改組后的政府完全背離了選民對變革與輪替的期望。”她表示,將“著手準備大輪替,讓法國重新振作起來”。
法國《觀點》雜志將新政府形容為“準影子政府”。該媒體評論稱:“自歐洲議會選舉以來,政治學家們一再指出,國家已經(jīng)對愛麗舍宮的主人表達了強烈不滿,支持率已跌至谷底。政府至少應該通過一些信號表明,他們聽到了選民的聲音。然而,現(xiàn)實卻令人失望。”
據(jù)法新社報道,在新政府成員名單宣布前,成千上萬左翼政黨的支持者21日就走上巴黎等地街頭,舉行抗議活動,譴責政府否認7月選舉結果。
《華盛頓郵報》稱,自7月的選舉結束以來,法國只有一個代理政府,沒有一個政黨集團獲得多數(shù)席位。長期的不確定性使法國失去了方向,無法推進2025年的預算,也無法采取行動解決不斷膨脹的預算赤字??沾捌谝沧尭鞣降臄骋獠粩嗉觿 7▏鹿嫉?9人成員名單中,沒有一人來自“國民聯(lián)盟”,同樣被排除在外的還有“新人民陣線”。報道引述分析人士的話稱,這是“國民聯(lián)盟”首次在政府談判中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由于法國左翼堅定反對新政府,如果“國民聯(lián)盟”選擇在不信任動議中投贊成票,巴尼耶政府隨時可能會垮臺。
“做好迎接混亂的準備”
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稱,盡管左翼聯(lián)盟贏得了法國議會的大多數(shù)席位,但新政府陣容標志著法國向右翼的決定性轉變。
“這是一種政治現(xiàn)實,”《費加羅報》引述政治學家本杰明·莫雷爾的分析說,馬克龍主義逐漸向右翼傾斜,但這種右傾并不意味著馬克龍主義的消亡。“馬克龍主義的核心DNA始終是經(jīng)濟,至于國家事務則更多是一個調(diào)整變量。”他指出,因此只要財政部依然掌握在總統(tǒng)陣營的代表手中,馬克龍主義就可以與右翼相融合。
《回聲報》評論稱,在當前的政治局勢下,巴尼耶這位“談判高手”或許確實是總理的最好人選。他曾經(jīng)花了10個月時間與英國人在“脫歐”問題上達成協(xié)議,而這次,他只用了兩周時間就與各黨派領導人達成了一項協(xié)議,組建了一個脆弱的聯(lián)合政府。“這場政治交易就像‘雅爾塔會議’一樣,是對權力和領域的分割。”
10月1日法國國民議會開幕時,巴尼耶將發(fā)表演說?!痘芈晥蟆?1日稱,接下來,他將有10天時間起草政府工作計劃,讓7個聯(lián)盟黨派達成一致。“讓我們祝這支即將上任的新團隊好運,它將結束長達65天的無政府狀態(tài)。正如戴高樂將軍所言,‘政黨體制就是混亂’,我們也應做好迎接混亂的準備”。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