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聽力后的江夢南喜歡上了音樂,她最喜歡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我終于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
作者:李璐璐
編輯:于 冰
編審:蘇 睿
清秀嫻靜的臉龐,一雙靈動的大眼睛,落落大方的談吐,許多與江夢南初識的人都覺得,她當真“人如其名”。
同時,人們也會忽略她雙耳失聰?shù)氖虑椤?/p>
因為兒時的一次生病,江夢南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但她沒有向命運妥協(xié),克服了種種困難,在去年夏天考取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
堅強少女,自強不息的勵志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我們覺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尋常。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這是江夢南在《感動中國》頒獎現(xiàn)場的頒獎詞。就在前不久,她入選了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環(huán)球人物》對江夢南的采訪,也是從她的勵志故事談起。
在無聲的世界里前行
1992年,江夢南出生在湖南郴州宜章縣莽山瑤族鄉(xiāng)永安村,她的父母都是當?shù)孛矫褡逯袑W的教師。
寶貝女兒的出生為這個小家庭帶來了無比喜悅,父母對她的未來有著種種憧憬,還為她取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名字“夢南”,有著“歲月靜好,夢里江南”的寓意。
·江夢南一家人。
只是,生活的不幸突然降臨到這個幸福之家。
江夢南剛滿6個月時,突然徹夜發(fā)燒,父母帶她到醫(yī)院就醫(yī)。因使用耳毒性藥物,她患上了極重度神經(jīng)性耳聾。
“無聽力,135分貝未引出反引波”,一紙診斷書,讓父母徹底絕望,女兒的將來要怎么辦?
望著只能發(fā)出聲音的江夢南,父母決定,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要讓她像正常小孩一樣成長。于是,他們開始對女兒進行語言訓(xùn)練。
他們先是把江夢南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讓她一遍遍感受他們講話時聲帶產(chǎn)生的振動;讓她觀察他們講話時的口型,將她的手放在他們的嘴上,讓她感受說話時,每個字產(chǎn)生的氣息。
江夢南說:“他們一遍遍地教我。有時,一個字可能要重復(fù)一千次,一萬次……”
漸漸地,江夢南學會了如何發(fā)音,盡管吐字不是那么清晰,但父母覺得,女兒是有希望說話的。為此,他們考取了“聾兒聽覺語言康復(fù)師”培訓(xùn)證書,教江夢南學習唇語,還輔導(dǎo)她對著新聞聯(lián)播練習。
在父母堅持不懈地努力下,江夢南的語言能力與同齡兒童不相上下,不僅會普通話,還學會了家鄉(xiāng)方言。
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江夢南,一直在用她的眼睛和心,認真地聆聽著這個世界。
“盡最大的努力去克服”
到了江夢南入學的年齡,她的父母又犯了愁。
很多人建議他們把江夢南送去特殊學校,可身為父母的兩人于心不忍,還是想讓女兒在普通學校就讀。然而,學校無法接受失聰?shù)暮⒆?,他們決定讓她再多念一年學前班。
江夢南至今記得,她所在的學前班和隔壁小學中間有一段臺階。個子小小的她站在臺階上,眼巴巴地看著同齡人往上走,而自己和大家是相反的方向。
為此,她難受了好久。父母安慰她:“聽不見是既定事實,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
父母的鼓勵給了她信心。慶幸的是,后來終于有一所學校愿意接收她。
江夢南也很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她被安排在教室前排,方便通過讀老師的口型“聽課”??纱蠖鄶?shù)時間,她無法看到老師的口型,只能通過看板書和課后自學跟上進度。
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超強的記憶力,她硬是把課程堅持了下來,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房間里貼滿了“三好學生”“優(yōu)秀少先隊員”“作文比賽一等獎”的獎狀。
“為了補上學前班多讀的一年,我在4年級暑假自學了5年級所有的課程,一開學就直接跳到了6年級。同學問我是不是走錯教室了?我說沒有,我就是來讀6年級的。”江夢南自豪地說。
小學畢業(yè)后,她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郴州市第六中學,開始了寄宿生活。郴州六中距離江夢南的家100多公里。一開始,父母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外生活,她告訴他們:“我早晚都要離開父母的,還不如早點開始鍛煉自己。”
就這樣,獨自在外求學的江夢南開始了新的挑戰(zhàn)。
剛離家時,因為擔心聽不到起床鬧鐘鈴聲,她就在睡前把手機設(shè)定好起床時間,調(diào)成震動,一晚上緊緊抓著不敢松開。很快,江夢南克服了生活上的不便,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一直是班里的前幾名。
2007年,江夢南要準備初中畢業(yè)會考,可英語聽力成了大難題。會考前夕,一份請示送到了郴州市教育局。
得知江夢南的故事,教育局的員工都很感動,大家一致同意,為她一個人單獨設(shè)置考場。當天,除了監(jiān)考人員外,還有2名英語考官現(xiàn)場為她朗讀考題。最終,江夢南以優(yōu)異成績升入高中。
江夢南說:“沒有父母、老師、同學和全社會的關(guān)愛,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她也明確了自己的夢想:治病救人,祛除病痛。
2011年,江夢南以615分的高考成績考入吉林大學,就讀藥學專業(yè)。大學期間,她連續(xù)三年獲得校級獎學金,還曾獲得“白求恩醫(yī)學”獎學金。
本科畢業(yè)后,江夢南繼續(xù)在吉林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由于在聽不見的情況下做化學實驗很危險,在老師的建議下,她后來選擇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shè)計作為研究方向。她用英文發(fā)表的論文,曾被收錄進國際權(quán)威數(shù)據(jù)庫《科學引文索引》。
·江夢南在實驗室。
2018年,江夢南如愿進入清華大學醫(y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就讀生物信息學專業(yè),研究和免疫相關(guān)的機器學習建模課題。
“不要把自己看成一個弱者”
3年前,江夢南裝上了人工耳蝸,第一次真切地聽到了這個世界。
“我讀高中時才知道人工耳蝸,父母帶我去了解,當時醫(yī)生不建議做。直到2018年,長春一家醫(yī)院的耳鼻喉科醫(yī)生看到了我的故事,覺得我特別適合做人工耳蝸。經(jīng)過檢查評估后,我終于下決心裝上了人工耳蝸。”
第一次聽見鳥叫時,江夢南在樹下站了好久,聽了好久。
“好神奇,很幸福。”她說,“如果聲音是有顏色的,以前自己的人生是霧蒙蒙的,現(xiàn)在的人生有了五彩斑斕的感覺。”
獲得聽力后的江夢南,喜歡上了音樂,她最喜歡張韶涵的一首歌《隱形的翅膀》:“我終于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
裝上人工耳蝸后,江夢南還需要做語言訓(xùn)練,將聽到的聲音和意義對應(yīng)起來。
特殊的經(jīng)歷,也讓江夢南認識到,為所有人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包容、無礙的環(huán)境,人人都能公平地生活與工作,是一件很酷的事。
2020年,她加入清華學生無障礙研究學會,并當選第五任會長。此后,她身體力行推廣無障礙理念,參加國際學術(shù)會議論壇,舉辦活動讓大家體驗無障礙設(shè)施的重要性。
“我們會讓大家去模擬殘障人士狀態(tài),戴上眼罩或者坐上輪椅,然后去完成指定任務(wù)。比如去超市買物品,中間不能離開輪椅,不能摘下眼罩,讓大家去感受坡道、盲道帶給自己的便利。”江夢南說。“我國有幾千萬殘障人士,如果無障礙做得非常完備,殘障人士也能跟健全人一樣生活,我覺得這才是更美好的世界。”
·江夢南(右二)參加的推廣無障礙活動。
對于那些視力、聽力、智力存在障礙的孩子,江夢南經(jīng)常鼓勵他們,要樂觀地面對生活,“不要把自己看成一個弱者,要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
江夢南說:“我特別擔心別人因為我聽不見,就降低對我的要求。哪怕我只取得了一點點成就,但是就因為我聽不見,就放大我的那點小成就,給我很大的榮譽和褒獎。我只希望大家把我當成一個健全人看待,對我提一樣的要求。”
現(xiàn)在的江夢南,最想感謝的就是父母,“父母本來可以再要一個孩子,但他們?nèi)匀贿x擇把全部心血傾注在我的身上,他們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父母。”
“現(xiàn)在我慢慢長大了,父母在一點一點變老,我會盡最大能力孝順父母,讓他們過一個幸福安穩(wěn)的晚年生活。”
·江夢南一家人在清華大學校門前合影。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