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看車大爺變警局二把手,“空降”把戲被這市長玩上癮了

2022-01-11 16:38:48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環(huán)球人物微信 作者:鄭敖天
大號 中號 小號

亞當斯連“政治獻金”這塊遮羞布都不要,直接提拔弟弟當警察局副局長,難免令紐約人感到失望。

|作者:鄭敖天

|編輯:許曄

|編審:蘇睿 凌云

一名時運不濟的停車場管理員,因“受人賞識”,一舉升任警察局副局長。這個“逆天改命”的好萊塢式劇情,最近在紐約市真實上演了。

當地時間1月7日,在弗吉尼亞聯(lián)邦大學管理停車場的伯納德·亞當斯,被市政府任命為紐約市警察局副局長,開始承擔保護800多萬紐約市民眾安全的重任。

不過,在美國人看來,伯納德·亞當斯的經歷可不是“勵志故事”,而是他的哥哥——紐約新市長埃里克·亞當斯(下稱亞當斯)一手提攜的結果。


·紐約新任市長埃里克·亞當斯(中)。

一個56歲且毫無領導經驗的“看車大爺”,直接空降成美國東部最大城市的“副局級官員”,對于最政治冷感的紐約人來講,這一幕也匪夷所思。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伯納德·亞當斯升任紐約市警察局副局長一事,引起了美國社會的熱議。

紐約保守派媒體《紐約郵報》最先發(fā)布獨家報道,強調伯納德·亞當斯入職后,可以領到約24萬美元(約合153萬元人民幣)的年薪。話里話外質疑市長亞當斯,是不是利用手中權力提攜“窮親戚”。

沉默兩天后,亞當斯在1月9日的記者會上自辯,“伯納德絕對勝任這一工作”。

亞當斯表示,他的弟弟將負責市長團隊的安保工作。近年來,紐約白人至上主義者仇恨犯罪猖獗,他需要一個“可以絕對信任的人”來保護自己的安危。


·“空降”紐約市警局的前停車場管理員伯納德·亞當斯,此前曾穿著支持哥哥競選的T恤。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美國的激進分子向一些積極推行防疫政策的市長發(fā)出死亡威脅。作為紐約市長的亞當斯,在美國政治日趨極化的今天,確實面臨著很高的安全風險。

但紐約市警察局副局長,并不僅僅是市長的“保鏢隊長”。在紐約市復雜的執(zhí)法環(huán)境中,副局長作為局長的助手,還需要執(zhí)行政策制定、媒體公關甚至一線執(zhí)法等任務。

伯納德·亞當斯早年有過從警經歷,但只擔任過基層的警員,沒有任何領導經驗。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法甘直言:“一個在南方鄉(xiāng)村的大學擔任停車場管理員的人,不具備擔任警察局副局長的經驗和能力。我很難想象在紐約市中找不到比他更稱職的人選。”

除了提拔親弟弟,亞當斯還任命競選時的親信、紐約市前警察局長菲爾·班克斯擔任紐約副市長。

2014年,班克斯因涉嫌收受賄賂而引咎辭職,是紐約警察局中著名的“丑聞局長”。盡管班克斯有如此“黑歷史”,但亞當斯堅持“護短”,稱“班克斯沒有任何犯罪行為,他只是做過一些錯誤的決定”。


·被任命為副市長的菲利普·班克斯曾因涉嫌收受賄賂而引咎辭職。

與此同時,亞當斯還任命班克斯的兒子擔任紐約市的教育局長。

亞當斯這一系列任命掀起軒然大波。一些紐約市民眾認為,亞當斯市長是在明目張膽地搞裙帶主義。還有美國網友自嘲:“在一個投票率僅為23%的城市,你還想選出一個什么樣的市長呢。”


紐約市的“爛攤子”

剛上任一周就丑聞纏身,但這還并非擺在亞當斯面前的唯一難題。

對于紐約市長,《紐約郵報》曾有這樣一句評價:“成功的市長往往有相似的成功,失敗的市長卻各有各的失敗。”

亞當斯接手的紐約市,恰恰是有著“紐約史上最失敗市長”之稱的白思豪留下的爛攤子。

在白思豪執(zhí)政的8年間,紐約市的犯罪率和流浪者數量都直線攀升,紐約市警局和市民的關系也出現前所未有的惡化。他不僅沒有解決紐約的社會問題,反而臨卸任還做出了開設“市立吸毒所”這樣的迷惑決策。(戳這里復習:紐約市長把“吸毒中心”當“臨別禮物”, 求美國人心理陰影面積)

白思豪也是個“任人唯親”的市長。他曾任命妻子擔任一個意義不明的“紐約重生”項目的主任,并向該項目砸了超過10億美元(約合63.7億元人民幣)。但3年過去,“紐約重生”項目除了在市政府網站上有一份可供下載的pdf文件外,再沒有任何消息。


·白思豪。

有著這樣一位前任,剛剛上任的亞當斯自然面臨著諸多執(zhí)政挑戰(zhàn)。

相較于一身精英氣息的白思豪,來自貧民家庭的亞當斯更“接地氣”。與許多出身律政界的美國政客不同,亞當斯在紐約市警察局工作過22年。由于長期在執(zhí)法一線工作,他對紐約的社會問題有更直接的感觸。

亞當斯曾回憶說,自己擔任巡警時,除了要防范罪犯的冷槍,還要當心警局同事的種族主義行徑。1986年,剛剛進入警隊的亞當斯,差點被一位白人同事當成嫌犯擊斃。這些難以釋懷的經歷,促使亞當斯“棄警從政”。

1993年,亞當斯通過支持紐約的首位黑人市長大衛(wèi)·迪金斯,拿到走入政壇的門票。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他先后擔任紐約市議會議員和布魯克林行政區(qū)長。在擔任行政區(qū)長期間,亞當斯在教育、住房和衛(wèi)生建設上做出了一些政績,因此獲得競選市長的資本。

一些美國學者認為,擺在亞當斯面前最緊要的挑戰(zhàn),是調整紐約市居民、政府和警察局的緊張關系。白思豪在任期間,市長團隊和警察局在城市管理理念上意見不一,導致白思豪經常利用輿論和經費縮減向警方施壓。這一行為,不但惡化了市長和警方的關系,也讓紐約的治安每況愈下。


·近年來,紐約街頭治安不斷惡化,圖為監(jiān)視器記錄下的一名華裔女子被暴徒襲擊的瞬間。

面對日趨惡化的城市環(huán)境,許多紐約人希望,出身警界的亞當斯能夠找到政府與警方更多的合作空間,就困擾紐約多年的暴力等問題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畢竟基本穩(wěn)定的治安環(huán)境,是一個城市繁榮發(fā)展的基礎。

然而萬萬沒想到,亞當斯直接來了一波“親弟弟空降警局”的操作。


美式“買官賣官”“任人唯親”

在美國政界,政客任命親信和金主擔任政府要員早成慣例。

美國的政治體制,雖然號稱“三權分立”,但在實際操作中,各級行政部門在官員任免上往往具有近乎獨斷的權力。以紐約市長為例,其可以在不受任何制約的情況下,單獨任免市警察局局長與市政府各部門官員。在州政府和聯(lián)邦政府級別,行政首長在官員任免上的權力更大。

這就給了政客和“選舉金主”可鉆的空子——打著“言論自由權”的旗號,用巨額獻金換取政治利益。

一名美國政治學者曾無奈地說:“在美國,你如果在政府窗口遞給一名官員100美元,按照法律你就犯下行賄罪。但如果你向一個政客的選舉賬戶里打入10萬美元,你就是在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

在這一背景下,“買官賣官”“任人唯親”逐漸成為美國政界中的常規(guī)操作。

在聯(lián)邦政府中,外交系統(tǒng)是“買官賣官”的重災區(qū),大使職位往往是各屆美國總統(tǒng)用來回饋“獻金金主”的主要方式。

根據美國外交人員協(xié)會統(tǒng)計,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駐外大使中,時任總統(tǒng)政治捐款人的比例一直在30%左右。2004年,小布什政府一口氣任命30位“獻金金主”做駐外大使,其中80%沒有任何外交經驗。

這些“獻金金主”們偏愛駐外大使職位的原因有兩點。

一方面是該職位社會地位高,社交面廣,有助于“金主”們接觸全球各地的精英階層,為自己謀取政治資本和經濟利益打下基礎。

另一方面,很多“金主”也偏愛與美國關系穩(wěn)定、氣候宜人的國家,如奧地利、巴拿馬等。在“金主”眼里,這些國家生活條件優(yōu)越,外交工作量小,幾乎和“公款旅游”沒有區(qū)別。

根據美國Quartz網站統(tǒng)計,奧巴馬在任期間,美國駐外大使“價碼”最高的是駐比利時大使。出任該職務的丹尼斯·波爾,在總統(tǒng)大選中向奧巴馬支付了236萬美元(約合1504萬元人民幣)政治獻金。而英國、加拿大、葡萄牙等發(fā)達國家的大使“價碼”則緊隨其后。

在這些“買家”中,甚至有對“產品”不滿意而希望“退貨”的。比如美國前駐冰島大使杰佛里·岡特。


·美國前駐冰島大使岡特。

這位對外交一竅不通的皮膚科醫(yī)生,靠向特朗普團隊支付政治獻金,換得駐冰島大使一職。上任后,岡特不但沒法正常履行大使的職責,還患上“被迫害妄想癥”,堅持每天穿防彈衣、坐裝甲車上班。

2020年2月,岡特借回美國參加會議之機,以新冠肺炎疫情為借口,拒絕回到美國駐冰島大使館。岡特的同事還爆出岡特在任期間,多次在外交場合出丑,并曾以多種莫名其妙的罪名,威脅起訴多位同事。

對于美國外交系統(tǒng)中的“買官賣官”亂象,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丹尼斯·杰特說:“沒有一個發(fā)達國家,會把外交政策置于這樣的人手中。(荒謬的是)美國的對外事務被置于這群對外交毫無了解的人手中,已經成為了常態(tài)。”

如今,亞當斯連“政治獻金”這塊遮羞布都不要,直接提拔弟弟當警察局副局長,難免令紐約人感到失望。有人批評道:“裙帶關系是對腐敗最低程度的想象。”“這種行為不應該被允許。人們已經開始懷疑他(亞當斯)的道德了。”

而就在亞當斯為此開記者會自辯當天,布朗克斯區(qū)發(fā)生了紐約市30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火災——遇難者人數達17人,其中有8名兒童。這場慘烈火災燒痛了美國人,恐怕亞當斯未來的處境也猶如火烤。

責任編輯:蔡曉慧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要糾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