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與中國建交和復交,在任總統都是奧爾特加。
|作者:馮璐
|編輯:阿曄
|編審:蘇蘇 勞靈格
當地時間12月9日,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發(fā)表聲明:與臺灣地區(qū)斷絕“外交關系”,同時承認“一個中國”。
今天上午,中國同尼加拉瓜政府代表團在天津舉行會談,簽署兩國恢復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
·12月10日,中國同尼加拉瓜在天津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加拉瓜共和國關于恢復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是時隔36年之后,尼加拉瓜重新恢復與中國的大使級外交關系。兩國建交是在1985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尼建交和復交,尼加拉瓜在任總統都是丹尼爾·奧爾特加·薩阿韋德拉。他1984年首次擔任總統,此后在2006年、2011年、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連續(xù)勝出。
今年11月的大選中,奧爾特加再次連任,但過程有些波折——美國通過各種渠道資助尼加拉瓜反對派候選人,失敗后又抨擊奧爾特加舞弊,還威脅要對其實施新制裁。
隨著尼中復交,該國成為世界上第181個承認和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國家。目前,臺灣地區(qū)僅剩下瑙魯、帕勞、洪都拉斯等14個所謂的“邦交國”了。
“181 VS 14:這就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這就是歷史大勢所趨。”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10日在推特上指出。
破解美國的“臺灣牌”
“尼加拉瓜共和國政府聲明,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臺灣地區(qū)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尼加拉瓜共和國政府今天與臺灣斷交,不再有任何接觸或官方聯系。”
當地時間9日下午,尼加拉瓜外長丹尼斯·蒙卡達·科林德萊斯通過電視臺發(fā)表了這一聲明。
·尼加拉瓜外長丹尼斯·蒙卡達·科林德萊斯(中)發(fā)表聲明。
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在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說:“尼方不設任何前提同中國復交,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贊賞。”
逆潮流而動的臺灣當局則表示“深感痛心與遺憾”。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曾在2017年“訪問”尼加拉瓜,形容雙方“宛如姊妹”。
不久前,蔡英文“接見”尼加拉瓜新任“駐臺大使”李蜜娜時還大言不慚:“雖2020年飽受疫情襲擾,臺灣與尼加拉瓜仍保持密切交流,也期待彼此未來能繼續(xù)在國際舞臺上相互扶持,使‘雙邊關系’進一步發(fā)展。”結果剛套完近乎,她就被一紙“斷交”聲明打了臉。
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如此強硬,也是拜登始料未及的——這不吝于和美國徹底決裂。
此前,拜登批評尼加拉瓜總統大選缺乏“民主合法性”,因此對該國所有“民選官員”實施旅行禁令,還糾集美洲國家組織內的一些盟國拒不承認選舉的合法性。奧爾特加則針鋒相對,稱“帝國主義美國佬”干預尼加拉瓜選舉,同時要求民眾在和平與恐怖主義之間做出選擇。
·奧爾特加。
拜登進一步威脅,要對尼加拉瓜強化制裁。這不但沒有令奧爾特加屈服,反而“火上澆油”,直接刺激兩國關系迅速惡化,繼而使得尼加拉瓜就此外交轉向,不僅退出美洲國家組織,還通過“斷交”方式破解美國的“臺灣牌”。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志華分析稱:“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古巴是堅定地維護國家尊嚴和主權,堅決抵制美國霸權主義的盟友,因此也成為美國政府眼中的加勒比地區(qū)‘社會主義三角’,不斷遭到美國及其盟國的干預、打壓和制裁。尼加拉瓜與臺灣‘斷交’,其實是尼加拉瓜政府反制美國打壓、維持國家主權和自決的一個舉措。”
中美洲在位最久的左翼總統
作為拉美左翼政治家,奧爾特加和美國長期不睦。
他1945年出生于尼加拉瓜,早年曾就讀于中美洲大學法律系。當時,尼加拉瓜深陷貧困、混亂的深淵——
尼加拉瓜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地理位置身處美國“后院”。在美國支持下,索摩查家族自1936年起對尼進行長達40余年的獨裁統治,不僅殘暴鎮(zhèn)壓進步勢力,還對民眾進行敲骨吸髓式掠奪。
青年奧爾特加對于當局者的獨裁政權深感不滿。
上世紀60年代,他積極投身于反對索摩查家族的斗爭,曾開辦具有革命傾向的報紙《學生》并擔任主編。因熱衷于參加愛國革命活動,奧爾特加多次被當局逮捕。
1974年獲釋后,奧爾特加前往古巴,次年回國參加了政黨“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的領導工作。1979年,索摩查政權被“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成功推翻,后者開始執(zhí)掌整個國家。
奧爾特加在黨內一路高升,1984年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參加同年11月舉行的總統大選,并以63%的多數票獲勝。
1985年,奧爾特加走馬上任。同年12月7日,中國與尼加拉瓜建交。他很快以總統身份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還前往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
·1985年,奧爾特加宣誓就任總統。
5年任期結束后,奧爾特加再次參選總統,但在1990年2月的全國大選中敗給了全國反對派聯盟的候選人。當年11月6日,新政府背信棄義,尼臺“復交”。中國政府隨即宣布中止與尼外交關系。
奧爾特加在“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內依然很受重用。1991年7月、1998年5月和2002年3月,他接連當選“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總書記,1994年9月當選國民議會桑地諾派議會主席。
從1996年起,奧爾特加數次以反對黨身份參加總統選舉,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2006年,“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東山再起,重新執(zhí)政至今。近15年的連續(xù)執(zhí)政,讓奧爾特加成為中美洲地區(qū)在位最久的國家領導人。
在任期間,奧爾特加看不慣美國大搞擴張,總想讓別人“卑躬屈膝”。
比如2018年,尼加拉瓜政府推出社會保障改革措施,引起部分民眾不滿。美國抓住這一時機,公開扶持尼加拉瓜反政府勢力,引發(fā)尼加拉瓜持續(xù)多年的國內政治危機。奧爾特加譴責美國挑起騷亂,美國則宣稱尼加拉瓜“缺乏民主”。
今年尼加拉瓜總統大選后,部分歐美國家稱這場選舉被“操縱”了,不承認該國的選舉結果。奧爾特加回擊道,這些“帝國主義”國家想成為尼加拉瓜“最高選舉委員會的負責人”,“部分反對派人士是‘國家的叛徒’,這些人‘想讓美國佬入侵尼加拉瓜’”。
·奧爾特加(右)與副總統、妻子穆里洛。
近年來,中尼兩國雖并無正式外交關系,但奧爾特加政府對華態(tài)度一直尚可,曾在新疆、香港、西藏等事務上表態(tài)支持中國。有分析稱,近年來中國國際地位不斷上升,奧爾特加和中國復交的愿望更加強烈,但受國內外因素多方影響,奧爾特加難以立即和臺灣“斷交”,直到近期在美國的刺激下,才作出這一重大決定。
擊碎了臺灣的“邦交板塊”
隨著尼加拉瓜與臺灣“斷交”,臺當局僅剩14個所謂“邦交國”,分別為瑙魯、帕勞、圖瓦盧、馬紹爾群島、伯利茲、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巴拉圭、圣盧西亞、圣基茨和尼維斯、斯威士蘭、梵蒂岡。
上世紀80年代,臺灣地區(qū)用“金元外交”收買了30余個“邦交國”。其中,中美洲七國是臺灣“重金”經營地區(qū)。
“2007年以前,中美洲一度成為臺灣在世界上唯一‘邦交國連成片’的地區(qū)。”吳志華介紹說。直到2007年,哥斯達黎加成為新世紀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中美洲國家,此后,巴拿馬、多米尼加、薩爾瓦多相繼與臺灣“斷交”。即便是美國出面勸阻,也都沒能改變這些國家的決心。
“目前,中國已成為拉美國家第二大貿易伙伴,給拉美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和福祉。”吳志華說,“看到大多數拉美國家與中國關系的快速發(fā)展和取得的豐碩成果,仍與臺灣保持‘邦交’的拉美國家中,就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和工商企業(yè)人士期盼與中國建立正常的國家關系,在此基礎上開展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愿再受所謂臺灣‘邦交’關系的牽制。這種趨勢越來越強勁,臺灣‘邦交’空間也會越來越小。”
吳志華認為,尼加拉瓜與臺灣“斷交”不僅擊碎了臺灣在中美洲“邦交板塊”,而且有助于這一趨勢的進一步發(fā)展,因為這是民心所向,也是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
在此前的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過去四年都替臺灣發(fā)聲的海地罕見地未發(fā)言挺臺。近段時間剛剛當選的洪都拉斯總統奧瑪拉·卡斯特羅也一度表示出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建交的想法。
盡管美國急忙派出高級官員做洪都拉斯新政府的工作,以穩(wěn)住與臺灣“邦交”。但在吳志華等專家看來,尼加拉瓜與臺灣“斷交”必然促使其北方鄰國的洪都拉斯進一步反思其對臺關系,讓其看到擺脫美國控制的希望。隨著整個拉美“友邦”與臺“斷交”進入倒計時,我國在中北美洲地區(qū)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得以穩(wěn)定和鞏固,對于頻繁挑釁的美國也是一個有力的回擊。
原創(chuàng)精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