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有雙臂的年輕人,比賽時借助咬毛巾出發(fā)的樣子令人影響深刻,沖刺的方式更簡單粗暴——用頭撞擊池壁,而且非常用力。
|作者:尹潔
|編輯:咖喱
在東京殘奧會的賽場上,中國游泳選手鄭濤無疑是最受矚目的運動員之一:男女4×50米混合自由泳接力賽,金牌,打破世界紀錄;男子50米蝶泳S5級決賽,金牌,打破世界紀錄;男子50米仰泳S5級決賽,金牌,打破世界紀錄;男子50米自由泳S5級,金牌,打破殘奧會紀錄。
這個沒有雙臂的年輕人,每次比賽時需要咬著毛巾出發(fā),最終沖刺時,總是用力將頭撞向池壁。他在獲勝后奮力躍出水面的經(jīng)典鏡頭震撼了無數(shù)健全人。
采訪鄭濤前,接觸過他的朋友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這樣描述:“鄭濤的生活經(jīng)歷和日常訓練都比較單純,不像某些網(wǎng)絡自媒體渲染的那樣,沒有那么強的故事性。”“鄭濤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你看他平時經(jīng)常說身體狀態(tài)不行了什么的,等一到賽場上,那個拼勁兒啊!”
這兩種描述都是準確的。采訪中,鄭濤說起自己的一切事情都簡單直白,東京殘奧會拿4枚金牌的過程似乎用一個字就能說完。但就在這三言兩句間,他散發(fā)出一種頗具感染力的個性——那種帶著原始生命力的、隱忍卻不肯屈服的堅韌。
“無臂飛魚”,三屆奧運冠軍
1990年,鄭濤出生于云南昆明農(nóng)村,6歲時因觸碰高壓電線不幸失去雙臂。2004年,云南省殘聯(lián)到基層挑選運動員苗子,在村干部的推薦下,鄭濤懷著“不想做廢人”的想法進了云南省殘疾人游泳隊,8年后第一次站上了殘奧會的冠軍領(lǐng)獎臺。
在教練們看來,鄭濤的爆發(fā)力好,身體條件適合游泳,但更重要的是特別能吃苦。剛開始訓練時,鄭濤很難保持身體平衡,經(jīng)常嗆水,但他也是最用功的那個,別人練5小時,他要練八九個小時,咬著牙也要完成訓練量。
2012年的倫敦,是鄭濤在殘奧會賽場上的第一次亮相。在男子S6級100米仰泳比賽中,他獨特的出發(fā)姿勢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泳道的選手要么失去一臂,要么殘余大臂部分,鄭濤是其中唯一失去雙臂,只能用嘴咬著毛巾出發(fā)的運動員。
這個出發(fā)動作,鄭濤練習了無數(shù)次。毛巾的另一端攥在教練手中,師徒必須默契配合才能做到出發(fā)完美。據(jù)鄭濤的國家隊教練張鴻鵠透露,“(毛巾)拉矮了他跳不起來,拉高了他發(fā)不出力,必須卡在他的發(fā)力點上。”
·比賽開始前,鄭濤緊緊咬住教練遞過來的毛巾。
沖刺的方式則要簡單粗暴得多——鄭濤習慣用頭撞擊池壁,而且非常用力。云南省殘疾人游泳隊教練熊小銘回憶說:“訓練時,我讓鄭濤不要用頭去觸壁,因為非常疼,看著都心疼。但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說如果不用頭觸壁,每次的成績就不準確,讓我不要怕他疼。”
·在倫敦殘奧會男子S6級100米仰泳比賽中,接近終點時,鄭濤以頭觸壁。
同級別唯一的無臂選手、咬著毛巾出發(fā)、以頭撞壁結(jié)束,鄭濤在倫敦殘奧會男子S6級100米仰泳決賽中,以1分13秒56的成績奪得金牌,而且打破了世界紀錄??吹匠煽兊哪且豢蹋崫龔乃懈吒哕S起,展露出興奮而倔強的笑容。
4年后的里約殘奧會上,鄭濤在同一項目中以1分10秒84的成績再次打破世界紀錄。之后因為背部受傷,他出現(xiàn)腰肌勞損的問題,一度萌生退意。但在教練的鼓勵下,經(jīng)過康復治療,鄭濤再次回到泳池。參加東京殘奧會前,他每天的訓練量仍然超過其他隊友。
“他太樸實了,如果是個能說會道的孩子,關(guān)注他的人可能會更多。”張鴻鵠這樣評價。
而立之年的鄭濤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家庭。此次在男子50米蝶泳S5級決賽奪冠后,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對自己兩歲零七個月的女兒喊話:“女兒,好好看看我,沒手也能游這么快呢!”
17年,平均每天游1.2萬米
《環(huán)球人物》:這次你拿到4枚金牌,而且多次破紀錄,自己在賽前是怎么調(diào)整狀態(tài)的?
鄭濤:就是把之前的成績統(tǒng)統(tǒng)忘掉,心里沒有雜念,做好出發(fā)、入水這些細節(jié)。我覺得只要把平時訓練的水平發(fā)揮出來、不留遺憾就可以了,剩下的不去想,也沒想著拿第一。
《環(huán)球人物》:但你的比賽狀態(tài)非常興奮,讓人感覺到你對勝利的強烈渴望。
鄭濤:這次有可能是我最后一屆奧運會,所以希望游出自己最好的成績,就是抱著這個心在拼。能拼多少是多少,也是對自己多年(游泳)的總結(jié)嘛。
·鄭濤賽前出場。新華社發(fā)
《環(huán)球人物》:比賽中,你覺得最重要的細節(jié)是什么?
鄭濤:還是出發(fā)吧,我覺得自己就是贏在出發(fā)上了。50米的距離,大家的成績就差零點幾秒,出發(fā)慢一點就沒了。另外臨場發(fā)揮也很重要,心理素質(zhì)強大的運動員更有可能獲得勝利。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很多時候贏是贏在心態(tài),輸也是輸在心態(tài)。
《環(huán)球人物》:這次的接力比賽,你們隊友之間是怎么互相鼓勵的?
鄭濤:就是互相提醒不要搶跳、不要犯規(guī),拼命游,不要想太多。比賽最怕的就是想太多,很多年輕隊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不能給他們太大壓力。平時的訓練要當成比賽對待,到了比賽的時候,反而要當成訓練對待。平時練得苦一點、累一點,到了賽場上抱著訓練的心態(tài)去比就可以了。
《環(huán)球人物》:有的運動員平時練100分,比賽時能發(fā)揮80分,有人能百分百發(fā)揮,有人能發(fā)揮120分,你屬于哪一種?
鄭濤:我屬于超常發(fā)揮的那種(笑)。我好像是壓力越大游得越好,身體機能越能釋放出來。其實這屆奧運會是我壓力最大的一次,因為這次報的項目多,上屆只有一項,比完就輕松了,這次感覺責任好大,每一天都拼老命了。
·8月27日,冠軍鄭濤(中)、亞軍王李超(左)和季軍袁偉譯在頒獎儀式上合影。新華社發(fā)
《環(huán)球人物》:你是從2004年開始接觸游泳的?
鄭濤:對,2004年年底開始練的,那時14歲,今年31歲。17年了,是老運動員了,我都不好意思說(笑)。
《環(huán)球人物》:覺得時間過得快嗎?
鄭濤:哇,真的快,一轉(zhuǎn)眼就是三屆奧運會,我都沒想到自己能參加三屆。有段時間身體情況不好,本以為里約是我最后一屆奧運會了,誰知道后來身體慢慢好起來了,成績也起來了。這也給了自己信心,人最怕的就是失去信心。
《環(huán)球人物》:有沒有算過這些年平均每天游多少米?
鄭濤:差不多一天1.2萬米吧,就是12公里。另外還有陸上體能訓練,早上練半個小時的核心力量,然后下水游3個小時。累到極點的時候,就想著死也要死在游泳池里,反正就是堅持,你今天過不去這個點,明天接著練,慢慢就突破了。
“希望以后能有機會多學點文化”
《環(huán)球人物》:還記得自己剛學習游泳時的感受嗎?
鄭濤:就是看別人游得很快,心想我哪天也能游這么快?然后就是天天練,出發(fā)時要跳多高、多深、多遠,怎么控制力度……急也急不得,一點一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剛開始比賽的時候心理素質(zhì)不好,老犯規(guī),后來慢慢調(diào)整,成績一步步提高,從省里到全國,練了差不多五六年到了國家隊,再通過選拔賽進了奧運會。
《環(huán)球人物》:進了國家隊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鄭濤:國家隊各方面條件都很好,訓練、器材、營養(yǎng)、醫(yī)療、康復、心理……各個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中國有這么多殘疾人運動員,國家隊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我在國家隊最初的目標就是能參加一屆奧運會,因為這是最高水平的比賽、最大的展示實力的舞臺,我甚至都沒想過能拿金牌。就是奧運會這個動力支撐著我向前,天天努力練。
《環(huán)球人物》:遇到挫折的時候是怎么挺過去的?
鄭濤:有段時間成績不理想,我問教練,我是不是不行啊?教練說:“別人做得到,你也做得到,不能放棄自己。有多少人想進國家隊沒有機會,你能代表國家參加比賽,還能拿金牌,多不容易,要好好珍惜。中國有8000多萬殘疾人,你做好了就是給他們的精神鼓勵。”
所以我不能放棄。其實最大的困難就是自己,堅持下去、突破極限、戰(zhàn)勝自己就好了,人生總要有個目標嘛。
·鄭濤在比賽后慶祝。新華社發(fā)
《環(huán)球人物》:教練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鄭濤:教練就像父親一樣啊,教我們很多東西,除了訓練,還有生活上的事情,鼓勵我們自立,看你哪里做得不好也會說說,讓你改正過來。我文化水平低,沒讀多少書,小學讀到一二年級就不讀了,后來在體校又讀了一年,很多字都不認識。這些年時間主要花在訓練上,文化上很欠缺,普通話也說得不好,有些東西表達不出來。希望以后能有機會多學點文化,把這方面的欠缺補上。
《環(huán)球人物》:訓練或生活中的壓力,你怎么排解?
鄭濤:跑步。有什么想不開的,跑步就釋放了。訓練時就好好訓練,休息時就好好休息,該吃吃該睡睡,別想太多,想多了就煩,壓力就大。游泳主要靠技術(shù),想得太多,技術(shù)就亂了、僵了。
很多運動員水平很高,到了賽場上,老想著只要快零點幾秒就能拿金牌,想來想去反而拿不到,因為節(jié)奏被自己打亂了,就容易失誤,導致平時訓練的水平發(fā)揮不出來,這種情況我看到過很多。
《環(huán)球人物》:平時訓練之外,有什么娛樂活動嗎?會上網(wǎng)看網(wǎng)友評論嗎?
鄭濤:隊里會組織娛樂活動,但我很少參加。因為我的年齡大了,很多時候都在睡覺。高強度的訓練,年輕運動員睡一覺就恢復了,我三天都恢復不過來,必須多休息,第二天才能接著訓練。
網(wǎng)上的評論我從來不看,因為一看就分心。一些不好的評論,自己看了也不舒服,會影響心理狀態(tài)。家人也怕我分心,平時主要是電話聯(lián)系。父母一直在老家,歲數(shù)大了,很少出門,平時我會給爸媽打電話,問問他們身體好不好。
《環(huán)球人物》:接下來的計劃是什么?
鄭濤:全運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我爭取保持好的心態(tài)、好的競技狀態(tài),完成自己的任務。
《環(huán)球人物》:你會參加下屆奧運會嗎?
鄭濤:看我的身體情況,如果身體允許就游下去。從年齡上說,我已經(jīng)過了巔峰,3年后就34歲了?,F(xiàn)在練得最多的就是體能,不服老真的不行。不管什么結(jié)果,只要能拼出自己理想的成績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