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孩子別怕!

16個嬰兒雨夜平安降生,157個幼兒園孩子在老師呵護下度過人生第一個“寄宿之夜”
2021-07-29 16:03:05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雜志 作者:馮群星 楊學義
大號 中號 小號
\
2021年7月26日,鄭州市的一名護士正在照顧住院的新生兒。

  本刊記者 馮群星 楊學義
 
  暴雨和洪水肆虐,奪去了一些人的生命,但更多人在守護著生命。在鄭州的各個角落里,還有一些特殊的人,他們在努力迎接新生命,或是呵護年幼的小生命。盡管條件惡劣,他們?nèi)詫⒆詈玫囊磺薪o了孩子,讓孩子們看到這個世界很美好、很可愛。
 
  “產(chǎn)婦和孩子真的很爭氣”
 
  暴雨來臨時,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簡稱鄭大三附院)產(chǎn)房護士長王璐和白班同事們已忙碌了一天。
 
  20日下午快5點,院里發(fā)來通知,要求各部門人員堅守崗位,做好應急準備工作。“當時我們只知道一直在下大雨,完全不知道路面上是什么情況。醫(yī)院也是擔心白班人員回家、夜班人員趕來的路上出現(xiàn)什么危險,就要求白班的同事們再堅持堅持。”王璐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
 
  鄭大三附院也是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王璐自1986年醫(yī)院建院時就來到這里工作,是一位有著35年豐富經(jīng)驗的老將了。她本以為這只是一次平常的加班。殊不知一個小時后,醫(yī)院因積水嚴重突然斷電斷水,手機信號也變得很微弱。產(chǎn)婦和家屬們陷入慌亂,有人大喊“怎么了”。王璐趕緊安排醫(yī)務人員打開應急LED燈,前往各個病房安撫產(chǎn)婦和家屬的情緒。醫(yī)務人員還把自己的手機集中起來存放。“萬一應急燈沒電了,手機的手電筒還能支撐一段時間。”
 
  漸漸的,病房里恢復了秩序。王璐指揮護士們分頭照顧產(chǎn)婦,把即將臨盆的產(chǎn)婦推入產(chǎn)房。“你們放心,我們的醫(yī)務人員是專業(yè)的,一定會保證大家的平安。”
 
  盛夏的鄭州,沒有了空調(diào),室內(nèi)溫度已接近30攝氏度。分娩間有密閉要求,四面無窗,比一般病房更加悶熱。一場場分娩,短的一個小時,長的三四個小時,穿著手術(shù)服的醫(yī)務人員仿佛被套進“蒸籠”里,“蒸”了整整一夜。
 
\
7月20日,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受暴雨影響斷電斷水,醫(yī)務人員在應急燈下幫助產(chǎn)婦分娩。
 
  其間,王璐怕有人體力不支,安排人把平日存著的零食拿出來放在一起,誰餓了就去拿。但直到第二天天亮時,這些零食也沒少多少——醫(yī)務人員太忙了,根本顧不上吃東西。一名護士手上有3盒牛奶,2盒分給了自己帶的實習生,另外1盒給了一位口渴難耐的產(chǎn)婦。
 
  這一夜,新生兒“哇哇”的啼哭聲16次響起,母嬰全部平安。16個嬰兒都被抱到一個房間,由助產(chǎn)士和家屬集中照看。一位男士看到床上的嬰兒后,嚎啕大哭起來。王璐第一次看到一個男人哭成這樣,他邊哭邊說:“護士長,你都想象不出來我這一路怎么來的,開著車跟過河一樣,把我愛人送到了你們醫(yī)院。”
 
  天亮了,一名護士在朋友圈這樣記錄道:“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對這世界的洪水猛獸,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們也用盡全力為你點亮,為你保駕護航。”
 
  天亮了,王璐趁著短暫的喘息時間聯(lián)系家人。她把手機伸到窗外才有了一點信號,她終于看到了丈夫和兒子給她打的無數(shù)個電話,發(fā)的無數(shù)條消息。但王璐沒有多少空閑,她只來得及在家庭群里發(fā)了兩個字:“平安。”
 
  天亮了,換班同事趕到,連續(xù)作戰(zhàn)24小時的醫(yī)務人員終于能休息了。有的護士在地板上鋪了張墊子,一倒下就睡著了。放心不下的王璐又堅持忙碌到晚上。
 
  “以前物質(zhì)條件差,我也遇到過醫(yī)院斷電、打著蠟燭接生的情況。但這么長時間的斷電、斷水,是第一次遇到,就像進入了戰(zhàn)時狀態(tài)。我也是50多歲的人了,這是我從業(yè)以來遇到過的最大挑戰(zhàn)。”回想起來,王璐最擔心的還是產(chǎn)婦和嬰兒出狀況。“來我們醫(yī)院的,大多是高危產(chǎn)婦,萬一出了事,我們怎么和人家交代呢?”說著說著,王璐哽咽了:“我們的團隊很努力,這些產(chǎn)婦和孩子也真的很爭氣!”
 
  守護幼兒園的星星燈
 
  就在16個嬰兒降生時,同一個夜晚,鄭州伯恩幼兒園的157個小朋友度過了小小人生中第一個“寄宿之夜”。

\
7月20日,鄭州伯恩幼兒園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中第一個“寄宿之夜”,星星燈給他們帶來光明和溫暖。
 
  暴雨來臨了,黑夜也來臨了。往日,他們已經(jīng)和彼此道別,被爸爸媽媽接回家了。但今天,他們只能趴在窗戶前,望著校門對面的爸爸媽媽,道路變成一條洪水肆虐的小河,他們跟著老師到二樓多功能廳做游戲。
 
  突然,一名小女孩大聲嚷著:“爸爸,媽媽,我要回家!”在她的帶動下,另外幾個小朋友也開始喊。一個小男孩開始挨個抱住他們安慰:“我也想啊,但是外面水這么大,他們過來會被沖走的。你看,外面的小木馬、小皮球不都被沖走了嗎?”小男孩逐一安慰后,幾個孩子好多了。他卻藏到角落里哭了起來。
 
  他是這家幼兒園園長的兒子皮皮,白天爸爸媽媽去幼兒園菜園了,那里水深已超1.8米,他們必須將菜園的師傅救出來。回來時,他們同其他家長一起困在外面。家長們心急如焚,他們嘗試過手挽手結(jié)成人墻越過洪水,但剛跳進去,就馬上被洪水沖回去了。
 
  老師們也憂心忡忡。夜深了,幼兒園停水停電,這些3歲到6歲的孩子,第一次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第一次度過沒有燈光的夜晚。老師們做好了班上孩子至少一半要大哭的準備,但在此之前,還要做最后的努力。他們找來了幼兒園平時裝飾用的星星燈,里面有電池,他們把一串串的星星燈疊成一團團,分別用紗布包上,給每個教室都掛上了一盞。
 
  外面洪水滔滔,屋內(nèi)星光點點。老師們開始組織孩子們做游戲。侯素麗負責陪11個小班孩子做光影游戲,讓每個孩子輪流背對自己,面向墻壁,她用手電筒在墻上照出孩子的背影,然后不停變換節(jié)奏,調(diào)整距離,讓孩子們看到一個不斷變化的影子。“我變變變變,變成大巨人……我變變變變,變成小矮人……變大、變小、變大、變小……”坐在她身前的11個孩子很開心,盼著能快點輪到自己。
 
  張琳琳帶的是中班,她用星星燈代替蠟燭,給孩子們辦了一場燭光舞會。孩子們跳完舞后,就很累了,她讓孩子們接著玩折紙游戲,通過這種方式幫他們盡快入眠。沒想到,孩子們不約而同,一個個折起了小紙船,“我要把小船送給爸爸媽媽,帶他們回家”。星星燈照著小紙船,仿佛也在照亮孩子和爸爸媽媽團聚的路……
 
  劉靜和孩子們玩起了冰凍游戲,她彈著鋼琴,當音樂“咚”地一聲結(jié)束時,孩子必須定在那里,比劃一個固定動作。“我要變成大輪船,送爸爸回家。”“我要變成大飛機,送媽媽回家。”那天晚上,孩子們心里裝的全是爸爸媽媽。他們還太小,不明白什么是洪水,也不知道爸爸媽媽是冒了多大風險才到了幼兒園門口,為的只是遠遠看著他們這一點點微光,但他們明白一點:我愛父母,父母也愛我。
 
  大班的老師們利用這機會給孩子們做生命教育。“如果一直下雨,而且很大,就會有洪水?,F(xiàn)在窗外就在發(fā)洪水。”隨著信息的更新,老師會告訴孩子們更多,“爸爸媽媽就在外面,但他們不能過來,因為會被洪水沖走”,“剛才過去的深綠色大卡車,里面坐的是解放軍叔叔,他們就在你們每天回家的那條小路上。他們會保護我們,也會保護爸爸媽媽,還會救出被洪水沖走的人”。孩子們崇拜地看著老師:“他們是不是超人?”“不是呀,他們也有爸爸媽媽,和我們是一樣的。”
 
  晚上9點多,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睡著了。但家長群傳出消息:幼兒園的這片區(qū)域可能由于泄洪而水位大漲。此時,小班的孩子還都睡在一層的臥室中,于是晚上11點,在教育局的要求下,老師們將孩子一個個抱到三層,孩子們躺在鋪著被褥的地上,繼續(xù)睡覺。
 
  星星燈照著每一間屋子。此時,老師們終于有時間關(guān)心下自己了。“我的老家在新密,比鄭州市區(qū)下雨還早,中午時家里就告訴我,洪水已經(jīng)過脖子了,媽媽差點被沖走。”張琳琳說,她一整天都在試圖忘記這件事,帶好孩子們,直到孩子們睡著后,她才和母親聯(lián)系,確定全家人沒事,這才卸下心中沉重的大石。
 
  但她仍然一宿沒合眼。老師們拍下每一個孩子熟睡的照片,用測溫儀測了每一個孩子的體溫,一一發(fā)到家長群。家長們也終于可以松口氣了。第二天的晨光剛剛蓋過星星燈,老師們就開始聯(lián)系家長。在7點到8點雨勢最小時,家長們終于接到了孩子,緊緊摟在懷里。
 
  這一晚,孩子們似乎學會了很多。園長的兒子皮皮就經(jīng)常抱住她說:“媽媽,我不想離開你,也不想長大,更不想讓你變老。”但他們終究會長大,到那時,“我會告訴他們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故事,會告訴他,為什么那一車不是超人、也有爸爸媽媽的解放軍叔叔會守在路口,為何許多叔叔阿姨會跳進洪水、拉住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因為他們就是國家和民族遇到困難時那盞‘星星燈’,是指引你們前進的那束最亮的光呀!”園長深情地說。

責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