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nèi)

志愿圓夢 這群年輕人用光影留住最美“夕陽”

2023-03-16 09:30:24 來源:央視網(wǎng) 作者:朱延靜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標題:【學習雷鋒好榜樣】志愿圓夢 用光影留住最美“夕陽”

在湖北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有一支師生自發(fā)組織的志愿者團隊,名為“圓夢計劃”。8年來,這些年輕人走遍全國30多個地區(qū),用近5萬張婚紗照,為1400多位老人找回了曾經(jīng)的青春回憶,也記錄下了滄桑歲月后最美的愛情圖景。

余進文,“圓夢計劃”志愿者團隊的帶頭人。自從團隊新一輪的《為老人免費補拍婚紗照》征集活動上線,小余老師的電話就變成了熱線。打給他的有的自己想拍攝,也有子女想給父母報名。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圓夢計劃”團隊負責人 余進文:剛剛過完70大壽,他們孩子看了我們這個消息以后,就覺得想給他們留個紀念。

當天志愿者們和3對老人約好了拍攝時間。

年紀差不多,性格卻不同。有的爺爺奶奶性格開朗,很快跟大家打成一片,有的老人則比較拘謹,有些不知所措。這對老人就是被女兒專門從鄉(xiāng)下接來的。

女兒 葛艷霞:他們之前年輕的時候沒有機會照,當時也沒有流行這個,他們那個年代?,F(xiàn)在有這個機會給他們照一照,我覺得蠻好的。

力求每一位老人都留下最美好的影像,是小余老師對每一位隊員的要求。2015年,“圓夢計劃”團隊正式成立。沒有婚紗,小余老師就找開婚紗公司的同學“化緣”,不懂攝影技術(shù),便想辦法讓有經(jīng)驗的同學課后培訓……經(jīng)過不斷摸索,現(xiàn)在的“圓夢計劃”團隊已經(jīng)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整個拍攝過程充滿了歡聲笑語。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圓夢計劃”團隊負責人 余進文:老人家的相框里面都是子女、孫子、外孫女的藝術(shù)照、生活照,沒有屬于他們的一張照片。我們一定要給他們增加一張屬于他們,比較喜慶的、好看的照片放進去。

拍照老人 陳拾香:我們以前是農(nóng)村的,做夢也沒想到穿婚紗照相的。我這是第一次(穿婚紗),我今天可是特別開心。雖然是老了,也好想自己也美一下。

成立8年,“圓夢計劃”團隊的足跡全國30多個地區(qū)。在他們的鏡頭下,紅安革命老區(qū)的鄉(xiāng)親、老黨員、退役軍人、退休教師,還有普通的農(nóng)民,綻放出最美的笑容。而8年來,讓小余老師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團隊中。通過志愿服務(wù),快樂別人,也讓自己成長。

“圓夢計劃”團隊成員 李鵬:用我們自身的力量,微光點亮微光,感染更多的人。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圓夢計劃”團隊負責人 余進文:當人人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踐行雷鋒精神。

“圓夢計劃”團隊成員 趙晨:年輕人中普遍就是一種“快餐式”的愛情,但是老人之間相濡以沫。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支撐,一起走過風風雨雨,這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

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趙晨說,老人之間的相濡以沫值得我們學習。這說明,學雷鋒有付出,更有收獲。這也表明,學雷鋒可以是以微光點亮微光。聚沙可以成塔,滴水可以匯成江河,將學雷鋒行動融入日常、化作經(jīng)常,讓學雷鋒在社會中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社會就能匯聚不斷向上的正能量。我們都可以成為雷鋒精神的一束光。

責任編輯:馮小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