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海底世界工作兩年多,飼養(yǎng)員成智鵬走路速度不知不覺越來越快。“也沒有刻意要走快,就是想要快點去給海洋動物準備食物、測體溫、檢查水溫……閑下來還能陪陪它們。”“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期間,來南京海底世界的游客增多,成智鵬格外關注海洋動物們的狀態(tài),走路速度更快了。
“地上滑,我沒少因走得快而摔跤,習慣了。”離開游客常見的前場,記者跟隨成智鵬走進內(nèi)場。內(nèi)場幾乎全是動物們的空間,飼養(yǎng)員活動空間被壓縮到最小。每天下午4點左右,新鮮的青魚送來了,成智鵬在工作間為海豚準備晚上8點的食物。“照顧海豚,需要給它們少食多餐,每天5頓食物是標配。”出了工作間,是動物們住的地方,空間一下子寬敞起來。
每天早上來南京海底世界,成智鵬最關心的是動物們的狀態(tài)。下班前,成智鵬也要挨個再看它們一眼。5月1日下午5點左右,成智鵬檢查完海獅卡特和麥迪的內(nèi)場屋子,正準備離開,只見海獅卡特踏著步子“噠噠噠”踱到門口,用身體攔著出口,不讓他走。“它總是這樣,超級黏人。”成智鵬寵溺地摸摸卡特,才得到“通行權”。
南京海底世界海豚館館長杜海龍負責海洋動物區(qū)域整體工作,他告訴記者,游客們都離開后,海底世界是另一番景象。例如,飼養(yǎng)員們會將海獅帶出來,讓它們在館內(nèi)最大可能地自由走動,聞聞其他動物留下的味道。再如,打開海豚館3個水池的通行門,讓海豚在總量1500噸的水體里自由活動。
“夜間,海底世界也不能缺人把守。”“五一”假期,成智鵬有一個夜班,值班時間為下午5點到次日8點30分,其間,除給海洋動物們加“夜宵”,還需實時監(jiān)測水溫、動物狀態(tài)等。
2019年,成智鵬畢業(yè)于揚州大學動物醫(yī)學專業(yè)。剛來南京海底世界工作時,成智鵬認識的第一個動物是海豚夏普。“相處久了,我和夏普的關系更像靈魂伴侶或父子。”站在夏普住的水體旁,成智鵬告訴記者,今年夏普已7歲,相當于青壯年。在同事眼中,成智鵬和夏普都大大咧咧的,夏普發(fā)出“喳喳喳喳”的聲音,成智鵬輕聲以“啊啊啊啊”應答。“這些交流能緩解工作一天的辛勞。”
成智鵬喜歡夜晚值班時聽南京海底世界的聲音,“喳喳喳喳”,聽見夏普在喊他,他就過來撫摸一下夏普,像爸爸一樣哄孩子入睡。體重約230千克的夏普性格外向,孩子般黏人。“有時候覺得夏普是我的孩子,想對它多一些照顧和關心。”成智鵬說。
根據(jù)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要求,南京海底世界開放時間為每天8點30分至下午5點,游客須實名預約、采取無接觸購票方式入園,日最高承載量、瞬時最大承載量將被控制在50%范圍內(nèi)。
□ 本報記者 張琦 劉春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