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91歲的“熊貓小姐”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2024年6月19日,金勖琪在病榻上為熊貓社區(qū)pandaful留言。(劉超攝)
金勖琪
新華社第一代熊貓攝影師
40多年前,她身挎相機
開始與熊貓親密接觸
公開發(fā)表了一千多張熊貓照片
把熊貓介紹給全球的讀者
被國內(nèi)外的朋友親切地稱為
“熊貓小姐”
金勖琪19歲的肖像。(四川省女攝影家協(xié)會提供)
2018年11月27日,金勖琪在四川成都的家中翻看印有她拍攝的照片的畫冊。新華社記者 張超群 攝
2023年12月28日,以致敬四川攝影前輩為主題的《“時代縮影·那時花開”——金勖琪、喬琪麗、白山杉攝影作品回顧展》上,金勖琪在觀看展覽。(四川省女攝影家協(xié)會提供)
幾十年來
她用鏡頭定格下的國寶影像
溫暖和治愈著
全世界熱愛熊貓、熱愛自然
熱愛生活的人們
1980年,飼養(yǎng)員給即將送往德國的大熊貓“寶寶”喂牛奶。
1980年,大熊貓“寶寶”啃起甘蔗來,津津有味。
1980年,成都動物園里這只饞嘴的大熊貓正在向飼養(yǎng)員要東西吃。
1980年,大熊貓“美美”和它33天的幼仔“蓉生”在舒適地甜睡著。
1981年,飼養(yǎng)員在給大熊貓“蓉生”喂牛奶。
1986年,出生20天的大熊貓“都都”在母親“美美”的懷抱里。
1985年,大熊貓“全全”自己走上磅秤秤起體重來了。
1952年
金勖琪進入四川大學中文系學習
畢業(yè)后分配到新華社四川分社工作
她深入川西的高山密林
記錄和報道大熊貓的
棲息環(huán)境、生活習性、生育繁殖
以及人們對它的保護和研究
夾金山下海拔2800多米處箭竹叢生,是大熊貓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
1979年11月11日,在四川省平武縣海拔2000多米的木皮公社陰坪大隊,一只雄性大熊貓正被運下山來。它是因冬天山上雪大,吃的東西少,跑來偷吃東西而被捉住的。
1980年,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的一只大熊貓爬到樹上玩耍。
1985年,在四川王朗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大熊貓正在吃新鮮的箭竹。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四川境內(nèi)箭竹大面積開花枯萎
大熊貓面臨食物短缺
生存受到威脅
金勖琪用鏡頭記錄下
人們合力營救大熊貓的珍貴影像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護區(qū)洪石河大箭竹開的花穗。
“中國大熊貓之父”胡錦矗(左)和時任“五一棚”(全球首個大熊貓野外生態(tài)觀測站)負責人王鵬彥(右)一起分析大熊貓的糞團,尋找它們的活動蹤跡,以準確地投放補充飼料。
這只大熊貓幼仔,1984年4月26日被救回時,只有11.7斤,到5月13日,已長到20斤重。
原四川省平武縣林業(yè)局助理工程師鐘肇敏
自1965年起
一直從事自然保護區(qū)的建立
和大熊貓的保護研究工作
金勖琪1984年拍攝的一組照片里
鐘肇敏和家人
給坐在竹筐里的
野生大熊貓幼崽“龍龍”喂食
竹筐里的“龍龍”憨態(tài)可掬
一家人圍在筐子邊
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
1984年,鐘肇敏(左)和他的家人給坐在竹筐里的野生大熊貓幼崽“龍龍”喂食。
1984年,鐘肇敏的妻子陳錫華(右一)在喂“龍龍”吃牛奶玉米粉粥。
1980年
金勖琪在密林里
邂逅了一只野生大熊貓
“這只熊貓喝水時,在平靜的水面
它看見自己的影子
以為還有一只熊貓在跟它搶著喝
于是也拼命地喝水
喝到肚子脹的動不了
當時也沒有攻擊能力了。”
金勖琪說
她撥開面前的樹枝
用鏡頭定格了這可愛又珍貴的一幕
大熊貓嗜水,有時水喝得太多而“醉”倒。這只“醉水”的大熊貓,肚皮漲得像只鼓。
2007年
退休后的她仍然心系大熊貓
自費把自己多年拍攝的
大熊貓的特殊經(jīng)歷和照片精心梳理后
出版了一本畫冊
用可愛的大熊貓影像
喚起人們心中對“國寶”的愛憐和關懷
2018年11月27日,金勖琪在四川成都的家中翻看印有她拍攝的照片的畫冊。新華社記者 張超群 攝
2018年11月27日,金勖琪在四川成都的家中。新華社記者 張超群 攝
2016年
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將大熊貓
從瀕危物種調(diào)整到易危物種
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
我國大熊貓的保護工作成為
瀕危物種全球保護的典范
大熊貓野外種群數(shù)量
從20世紀80年代約1100只
增長到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diào)查時的
近1900只。
“大熊貓是中國的,
也是全世界人民的。”
金勖琪說
金勖琪捧著自己的攝影作品集《心系大熊貓》合影(2023年12月攝)。(四川省女攝影家協(xié)會提供)
謝謝您!
您的家人說
“您的骨灰將回歸大自然
沿著當年密林巧遇醉熊貓的蹤跡
長眠那片寧靜的青山翠谷”
“熊貓小姐”
您一路走好!
記者:張超群、陳燮、江宏景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