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熱評 > 觀點

他們,或許是中國“最好的軟實力”

2024-08-08 10:36:17 來源:長安街知事 作者:京平
大號 中號 小號

奧運賽場,捷報頻傳。游泳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中國隊奪金,首次打破美國長達40年的壟斷;女子網球單打決賽,21歲的鄭欽文創(chuàng)造歷史,奪得中國乃至亞洲運動員該項目首金……

一個個突破瞬間,凝結著心血與汗水,承載著光榮與夢想,讓見證歷史的中國觀眾很“燃”。

(一)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作為世界頂級體育盛會,奧林匹克的魅力很大部分源于人類不斷突破極限、超越自我,百余年間,定格了一個個“人類群星閃耀時”。就拿“田徑之王”百米大戰(zhàn)來說,20世紀初紀錄一直徘徊在11秒左右;1968年,美國運動員吉姆·海因斯以9.95秒的成績首次突破10秒大關;劉易斯、博爾特等后起之秀的接續(xù),讓9字頭不再是偶然,也證明了紀錄就是用來打破的。

在挺進無人區(qū)的征程中,從不缺少中國運動員的身影。劉翔、蘇炳添等曾在一眾外國面孔中“殺出重圍”,如今的后起之秀開始挑戰(zhàn)某些歐美傳統(tǒng)強勢項目,向世界展現(xiàn)出中國運動員的自信、拼搏、堅韌、熱愛。

所謂“國運強,體育強”,競技水平的整體提升,向來被認為與綜合國力直接相關。誠如外媒所評論的,鄭欽文們,或許是中國“最好的軟實力”。

(二)

面對中國選手的突破與超越,也有人不快不滿甚至氣急敗壞。盡管如今已是21世紀,仍有一些人還是頑冥不化的“鐵腦瓜”,抱持著惡臭的“人種優(yōu)越論”。他們將短跑、游泳等視為發(fā)達國家乃至西方人的專項,生怕亞洲運動員占有一席之地。這樣的傲慢與偏見,直接表現(xiàn)為賽場上對于中國選手的輕視與挑釁。陰陽怪氣也好、潑污構陷也罷,種種操作不僅毫無體育精神,更讓世人愈發(fā)清晰地看到他們心底那個“小”字。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發(fā)憤圖強、自強不息,是銘刻于中國人血脈中的成長方式。面對審視、挑釁與干擾,中國運動員選擇用實力與成績回擊,在某些人臆想的統(tǒng)治區(qū)里撕開裂縫;同時以大方自信的表達,戳破某些人的謊言,鮮明宣示自己的態(tài)度。

連續(xù)三天三場鏖戰(zhàn),鄭欽文感慨身體已到極限,但有一股力量在支撐著,“即使現(xiàn)在讓我為我的國家再打三個小時,我仍然愿意再來一次!”刷新世界紀錄奪冠后,潘展樂發(fā)文:“我的這塊金牌,獻給偉大的祖國!”運動員們捍衛(wèi)的,不只是個人的榮譽,還有祖國的尊嚴。這些年輕人的陽光、坦蕩、沉穩(wěn)與成熟,不僅讓國人欽佩自豪,也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三)

有觀察者言,奧運會,其實也是全球競爭的縮影。運動員在奧運嘉年華中感受到的,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發(fā)展之路上真實經歷的一小部分。

從苦難中崛起,于“白紙”上起家,針對中國的質疑、偏見從來就沒有停過。但看國之重器,哪一項不是迎擊偏見、突破封鎖,哪一個不靠自力更生、超越自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終于有了今天重回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才有了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

幾十年來,在各個領域全面崛起的中國,以自己的路為世界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將近百年的種族主義敘事和西方中心論擊得粉碎。

(四)

自勝者強,越己者恒越。正如搞“小動作”無法絆住中國運動員向前沖,中國的發(fā)展進程,也不是某些人可以打亂甚至逆轉的。

今日之中國,行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程,追夢圓夢的腳步只會更加堅定。敢搏敢拼敢想敢說,克服萬難爭取勝利,這一代中國人,必將見證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不斷打破壟斷、爭取榮光。

作為一個后發(fā)國家,作為一個矢志向前的國度,“突破”與“超越”從來都是中國發(fā)展的關鍵詞。奧運夢與中國夢碰撞交織出絢爛驚艷的亮色,在新征程上再出發(fā)的中國,必將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必將抵達更好的未來。

撰文:杜梨

責任編輯:蔡曉慧
關鍵詞: 鄭欽文 奧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