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陜西師范大學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開筆儀式如約而至。手寫錄取通知書這一傳統(tǒng)在陜師大至今已延續(xù)18年。今年參與活動的10余位退休老教授中,年齡最大的已有91歲,他們將和書法家、學校校友、在職教師等一起,用15天時間為5200余名新生手寫獨一無二的錄取通知書。(7月16日 中國新聞網(wǎng))
作為與大學生“初次見面禮”, 近年來,不少高校通知書,設計理念已遠超“通知”的基本功能,向著拼顏值、拼創(chuàng)意、拼奢華一路狂奔,通知書內(nèi)還增加了明信片、印章、卡套等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不少通知書成了“通知盒”“通知箱”,高校通知書變得越來越雍容華貴,含“金”量越來越高。
而陜西師范大學以最為“原生態(tài)”的方式,堅持18年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不僅蘊含著對即將踏入高校莘莘學子的深情祝福與殷切期盼,讓新生們感受到人文化關懷,也將高校特有的大學精精神躍然紙上, 以“走心”贏得“人心”,成為眾多高校錄取通知書中的一股清流。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該校錄取通知書在設計和工藝方面,與時俱進,出現(xiàn)了升級版本。“錄取通知書”五個字集字于顏真卿的千古名碑《多寶塔》,紅金燙就,雄渾磅礴;印有學校建校80周年校慶標識的通知書成為“限定紀念版”。通知書采用傳統(tǒng)書畫裝裱技藝,封面與內(nèi)頁二者合一,既解決了宣紙不易保存的問題,又使得錄取通知書渾然一體,更具韻味,是一幅獨立、完整、古樸、自然的書法作品。這些靈動化的精心設計,對于即將入學的新生而言,無疑是人生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更是人生最可寶貴的人生啟迪。
老教授用毛筆親手寫大學通知書,之所以贏得共鳴和社會各界充分肯定,是因為這種了不起的堅守,一撇一捺一筆一畫間,不僅喚醒了社會保護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以實際行動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彰顯出高校滿滿的誠意。
這張以“走心”贏得“人心”的錄取通知書,一豎一橫間,承載著學校的育人理念、治學特色和悠久歷史;一豎一橫間,承載著眾多學生及家庭的期待與夢想。希望接過它的學子能夠努力求學,書寫出燦爛的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