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熱評 > 觀點

酸奶去哪里了?網紅飲品別玩畫餅充饑的把戲

2024-03-11 17:53:55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孟雅檀
大號 中號 小號

3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對網紅品牌書亦燒仙草的一款“草莓啵啵酸奶”進行質量測評。數據顯示,該酸奶每百克的蛋白質、脂肪、乳糖含量均遠低于正常水平,酸奶中應該含量較少的蔗糖則明顯超標,以至于脂肪、蛋白質、乳糖含量加起來還沒蔗糖含量多。上海市消保委因此質問:不知道這一杯號稱酸奶的現(xiàn)制飲品到底是用啥做出來的?應該給消費者一個解釋!

檢測的飲品。圖據上海市消保委

一款產品可以取花式各樣的名字,但這是一款什么產品,可不是隨便亂叫的,因為每個產品都有相應的標準。這款宣稱“甄選黃金奶源天然發(fā)酵”的酸奶,既然以酸奶為賣點,就應該對酸奶成分保質保量,不能玩畫餅充饑式的把戲;即使成分有所差異,也要在合理的浮動區(qū)間。但是每百克酸奶的脂肪、蛋白質、乳糖含量與基本標準相差10余倍,且蔗糖添加含量比三種營養(yǎng)成分總和還要高,就不能不讓人懷疑是偷工減料還是以酸奶之名忽悠。

網紅飲品提供的是概念和創(chuàng)意,價格高一點,消費者也愿意買單。但商家最寶貴的財富是自身產品質量,并以此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老是想著糊弄人,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乃至靠忽悠賺錢,不僅挑戰(zhàn)基本的商業(yè)底線,更可能涉嫌違法。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制飲品市場上的類似問題著實不少。比如飲品的配料、營養(yǎng)成分全憑商家宣傳,消費者無從知曉具體情況;不少飲品號稱健康,常喝容易發(fā)胖;有的幾天就拋出一個概念產品,名字稀奇古怪,讓人眼花繚亂,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消費者沒有專業(yè)的檢測能力,心中有疑問,也只能將信將疑喝下去。

味道可以調整,標準不能胡來。各大飲品品牌應該完善自身的產品制作流程和服務標準,把成分亮出來,讓消費者去選擇。書亦燒仙草的主打產品是“燒仙草”,質量不過關無異于引火燒身,燒掉口碑和信任,有再多的概念產品和博主背書也無濟于事。品牌方應該用數據和事實說話,給消費者合理明確的解釋。對于那些屢教不改的黑飲料,市場監(jiān)管部門不會坐視不管。馬上就是3·15消費者權益日,把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是所有商家都要堅守的底線。

責任編輯:高瑋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