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這次飾演的姜子牙身上加入了很多民間的、市井的東西。
“子牙此際落凡塵,白首牢騷類野人”,這是許仲琳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對姜子牙的描述。與傳統(tǒng)觀眾認(rèn)知里仙風(fēng)道骨、斬將封神的高大光輝形象不同,《封神三部曲》中黃渤飾演的姜子牙,或許更接近于原著中的形象(姜子牙的師父元始天尊就覺得他“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人物身上多了些草根市井元素,甚至有些幽默詼諧。
黃渤在接受采訪時說,姜子牙在片中是一個線索式人物,對故事劇情有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并且還要平衡調(diào)劑整部影片的色彩節(jié)奏。他不希望把這個角色拔得太高,需要有一些落地的地方,就加入了一些民間的、市井的東西,讓角色更豐富一些。
姜子牙的幽默能調(diào)劑片子的“色彩”
最早烏爾善找到黃渤的時候,并沒有聊到角色問題,而是從整個項目本身聊起,說打算花費10年時間打造《封神三部曲》。2015年,黃渤和導(dǎo)演合作過電影《尋龍訣》,他知道烏爾善投入到一件事情里邊的純粹度和認(rèn)真度,很欽佩導(dǎo)演的韌勁,覺得拍攝《封神三部曲》是一個值得期待的事情。
為了訓(xùn)練新人演員,烏爾善創(chuàng)辦了“封神演藝訓(xùn)練營”,最早還想請黃渤來幫忙訓(xùn)練演員。直到后來有一天,烏爾善才邀請黃渤來演姜子牙這個角色。
“導(dǎo)演來找我,不太可能是靠外形找的,一定有他的想法”。黃渤表示,觀眾對于姜子牙本身都有一定的傳統(tǒng)認(rèn)識,自己后來歸納這個角色的時候,覺得確實沒法按照以往的路子來演。在黃渤看來,姜子牙是有兩面的,一是仙風(fēng)道骨的形象,充滿著大智慧,對戰(zhàn)局運籌帷幄,另一面就是一個不得志的販夫走卒,有很多民間唱段里就有對他的描述,比如太平歌詞《太公賣面》里就唱他出仕前為謀營生而做生意,先后販賣牛羊、賣面,皆賠了個精光。
黃渤表示,姜子牙是一位線索式人物,他身上攜帶的幽默詼諧,能夠調(diào)劑整個片子的色彩。
黃渤說,姜子牙這個人物經(jīng)過近三千年各種版本的傳說,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時候,要歸到一個完整劇作的敘事中來。在之前的影視作品中,可能姜子牙是故事的主要訴說者和帶動者,但這次《封神三部曲》中,商王殷壽和幾位質(zhì)子承載了更多的故事和人物塑造上的壓力,而姜子牙成為一個線索式人物,“有一個挺難得的空間,能夠調(diào)劑整個片子的色彩”。姜子牙這個角色身上加入了很多民間的、市井的東西,相對于觀眾以往對角色的認(rèn)知會更豐富一些,比如在朝堂之上見到大勢不好,他也會溜走。
而對于片中姜子牙身上攜帶的幽默詼諧,黃渤在采訪中也做出了回應(yīng)。在黃渤看來,整部片子的基調(diào)很宏大莊重,“我不希望姜子牙這個角色拔得太高,需要有一些情緒落地的地方,在其他人身上(處理)又比較難。能夠加這些(落地)色彩,我就盡可能多在縫隙里邊加一些類似這樣的東西(來調(diào)劑)”。就像他曾評價這次飾演的姜子牙角色,“他是有活力的、慢慢長出來的。”
化妝五六小時的硅膠臉帶來“信念”
最初,烏爾善對黃渤說,要從姜子牙的30歲一直演到70多歲。沒想到,30多歲的戲就一場,在昆侖山,姜子牙放棄之前幾十年修行,主動請求下山,幾秒鐘鏡頭,姜子牙黑發(fā)黑須就變成白發(fā)白須。烏爾善問黃渤:“怎么樣,演一個70多歲的老人是不是很過癮?”黃渤回:“這有啥過癮的,以后有的是機(jī)會過癮”。
演姜子牙,對黃渤來說年齡是一個挑戰(zhàn),“不僅要完成這個人物設(shè)定的一些色彩,同時還要兼顧他的老態(tài)”。在演老人狀態(tài)時,黃渤會加入一些細(xì)節(jié),比如走路時將重心放在腳上。但這個角色也不能純粹是這樣,該頑皮的時候還是有一些詼諧元素。并且,黃渤在臺詞語速上也做了一些調(diào)整。影片開場有一段他的旁白,因為拍完好幾年了,黃渤前段時間去看片的時候,覺得這段極富節(jié)奏感臺詞很熟悉,好像自己說過,最開始都沒聽出來。
影片中,姜子牙接受封神榜前后幾秒,黑發(fā)黑須就變成白發(fā)白須。
為了在形象上貼近70多歲的老者形象,劇組為黃渤做了特效化妝。“之前說化妝是對臉的考驗,經(jīng)過這次化妝就知道,其實是對屁股的考驗”,黃渤第一次試妝花了8個半小時,定妝之后每次平均化妝也需要五六個小時,時間長還是坐不住,后來沒辦法座椅換成軟的,最后換成了躺椅。
因為化妝時間太長,實在是太遭罪,如果明天有通告,前一天晚上黃渤甚至都不敢睡太好,這樣才能在第二天化妝的時候能睡著,才會覺得時間過得快一點。并且,特效化妝是用硅膠將整個臉覆蓋住,頭發(fā)和眉毛都是手工操作,一根一根粘上去的。黃渤說,特效化妝用的硅膠是每出一次通告,就要換一套,每一個妝特別花費時間和精力。不過,黃渤的臉有時候奇癢無比,夏天拍攝的時候,硅膠不透氣,經(jīng)??吹侥樕嫌行┑胤焦陌?,化妝師就拿針一扎,汗就會滋出來。
黃渤說,特效化妝確實會給表演一些支撐和信念,“它自然就把你箍到一個型里邊去,你會特別清晰地知道你的步履是快了還是慢了,你的語速是輕還是重”。不過,硅膠貼在臉上之后,一些面部的細(xì)微表情就沒有了,在表演上與以往也會有一些不同。“這就需要做對鏡練習(xí),這個面部表情平時這一點就夠了,但通過硅膠就會將表情縮小,你就要把它放大一些”。
服化道和視效讓中國電影工業(yè)到達(dá)新階段
《封神三部曲》是在黃渤的老家青島拍攝的。黃渤說,那幾年他可能是在青島東方影都拍戲最多的演員,他的導(dǎo)演處女作《一出好戲》(2018年)也是拍攝于那里。
在《封神三部曲》還沒有開拍的時候,黃渤就在烏爾善的導(dǎo)演工作室看過很多道具,光是九尾白狐的概念設(shè)計雕塑就擺了一排,還有一些對于饕餮的概念設(shè)計,做了各種各樣的想象。之后,黃渤去青島第一次看搭建的攝影棚,900余名木雕匠人揮汗如雨,雕梁畫棟。在各個美術(shù)置景、服裝道具車間,有各種神仙鬼怪的造型、視覺道具,包括很多盔甲上的紋路,參考了很多的商周的青銅器,當(dāng)時的回字紋怎么演變到這些用具上、服裝上、兵器上等,其實都形成了一套美學(xué)系統(tǒng)。黃渤表示,這真的非常不容易。
“電影中很多東西你未必能夠看得出來,那些紋路、商周的文字、青銅器的質(zhì)感,我也不懂,但是你會有感受,氣息會撲到你的臉上,環(huán)境的氣氛會進(jìn)入到你的心脾里”,黃渤說,這就是劇組在氛圍上做的功夫,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扎實感。
黃渤說,有的東西確實是年齡帶來的,可能20多歲的時候,不太好感受到一些厚重的東西,但隨著閱歷越來越豐富,就會感受到那些東西帶來的力量感。比如劇組搭建的龍德殿,怎么上整個漆、怎么貼金、怎么做層次感、如何做出高度跟視覺的統(tǒng)一,“你站在那里就有震撼感”。
“我們一直在說文化自信,從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商周時期挖掘出來的青銅器,那些紋飾嘆為觀止,那都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基礎(chǔ),但這些東西如何古為今用,是我們現(xiàn)在的一個課題”。黃渤覺得,電影創(chuàng)作不能僅通過技術(shù)上的東西來完成,還需要一些行業(yè)里的“重兵器”,一些扎實的東西才能真正有自信感。
在黃渤看來,《封神三部曲》在客觀意義上來說,它不僅僅是一個劇組努力的結(jié)果,它真正是中國電影工業(yè)到達(dá)了一個階段才會出現(xiàn)的一個項目。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