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

馬克龍揭幕法語城:必須讓法語“活下去”

2023-11-01 08:45:55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作者:尚凱元 等
大號 中號 小號
原標題:重塑法國國際形象?馬克龍揭幕法語城:必須讓法語“活下去”

當?shù)貢r間10月30日,歷時5年改造,耗資超過2億歐元的“法語國際城”終于在著名作家大仲馬的出生地——維勒-科特雷正式開放。

據(jù)法國“電視新聞網(wǎng)”30日報道,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當天親臨揭幕儀式,做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演講,有意讓這座見證法語歷史的維勒-科特雷城堡再次捍衛(wèi)法語的地位,同時為自己的政績添一座“紀念碑”。

“無需向時尚潮流屈服”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地方專門記錄我們語言的歷史。”在揭幕儀式上,面對500多位文化名人、大使和學者,馬克龍表示,“法語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團結和多樣性的語言。時值分裂主義卷土重來、仇恨犯罪死灰復燃之際,法語是黏合劑。”他說,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必須讓法語“活下去”。

然而,對于法國時下熱議的“包容性語言”(在所有法語詞匯及詞組中有意模糊陰陽性——編者注),馬克龍明確表示反對,稱在法語中,陽性詞匯本身就是中性詞,法語“無需向時尚潮流屈服”。

“法語國際城”原址是法國政府擁有的公共財產(chǎn)維勒-科特雷城堡,當時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39年在此宣布“將法語定為國家官方語言”。

據(jù)悉,早在2017年,當時還是總統(tǒng)候選人的馬克龍到維勒-科特雷市鎮(zhèn)拉票,他在市中心發(fā)現(xiàn)了這座年久失修的廢棄城堡,痛心于昔日作為法語榮光的城堡衰落至此。為此,他力推“法語國際城”項目,并在總統(tǒng)就職典禮中強調(diào)“法語確立了國家的統(tǒng)一”。

報道稱,“法語國際城”原定于10月19日正式對外開放,但因被極端分子殺害的47歲中學教師塞繆爾·帕蒂的葬禮而推遲。由于城堡的翻新費用是原計劃的兩倍,高達2.11億歐元,耗資僅次于巴黎圣母院的修復工程,且其定位模糊、帶有很強的政治屬性,有法國媒體戲稱其為“馬克龍城堡”。

不少文化界人士卻表達了對該項目的支持。法國政治家和小說家埃里克·奧爾塞納認為,“法語國際城”是對法語的致敬。他說:“這不僅僅建造了一個博物館,更是建造了一座城市,在這座城市中我們將看到語言的所有可能性。”

“馬克龍城堡”遭受爭議

據(jù)報道,馬克龍政府對占地1600平方米的“法語國際城”寄予厚望,希望該項目提升法語國際地位,重塑法國國際形象,將“法語國際城”打造成法語學者同藝術家對話和交流的空間,成為“法語世界的中心”。

為此,馬克龍政府計劃于2024年在“法語國際城”舉行法語國家組織峰會,邀請88位國家領導人出席。同時,據(jù)官方估計,該項目的落成每年可為當?shù)匚?0萬游客。

然而,“馬克龍對法語的致敬并沒有打動他的人民。”英國《泰晤士報》28日報道稱,維勒-科特雷現(xiàn)任市長布里福警告稱,“法語國際城”項目的第二階段尚未啟動,若真有這么多游客前來,他們可能根本“找不到停車或吃飯的地方”。

這位自2014年起擔任該市市長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成員同樣對過分強調(diào)法語“普遍性”感到不滿。他表示,馬克龍強行讓法語扮演了“團結國家”的角色,但事實上法語被定為國家官方語言“經(jīng)歷了800年的時間,這是一段血淚交織的歷史”。

當?shù)鼐用駥Υ隧椖康脑u價不一。在房地產(chǎn)公司工作的米歇爾表示,該項目已經(jīng)推動了當?shù)氐姆康禺a(chǎn)市場,人們買下大量的住房以便租給游客,“這樣可以賺更多錢”。33歲的弗雷特卻批評說:“這自相矛盾,他(馬克龍)說法國沒有歷史和文化,但又著手修復城堡。”

法國總統(tǒng)愛建文化工程

西班牙《國家報》報道稱,在過去20多年里,法國社會普遍存在著一種“無力情緒”,認為國家“只會越來越糟糕”,尤其是近年來法國在非洲的外交環(huán)境愈加困難,無論是駐軍硬實力,還是語言軟實力都有所衰退。為此,法國領導人一直有建設大型文化項目的傳統(tǒng),希望激起民眾的國家認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綜合阿拉伯新聞網(wǎng)、法新社等多家媒體報道,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曾主持盧浮宮整修,邀請貝聿銘設計了“玻璃金字塔”;另一位前總統(tǒng)蓬皮杜支持了設計理念領先的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偏愛亞非拉文化的前總統(tǒng)希拉克,晚年也在塞納河畔留下了布朗利河岸博物館等。

據(jù)《國家報》報道,馬克龍政府的一位匿名顧問表示,“法語國際城”是一個對外開放的交流場所,將遵循該國的“普世主義傳統(tǒng)”。他認為,該項目準確表明,“(文化)領土的推進并不是靠撤軍實現(xiàn)的,而是通過開放實現(xiàn)的,且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不過,法國《費加羅報》的一篇評論文章指責馬克龍“虛偽而虛假地將法語塞進博物館”,表示他一邊宣揚法語,一邊又在各項官方活動中使用英語以吸引投資。(尚凱元 董銘

責任編輯:高瑋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