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70年代,突尼斯就已成為全球少數將中文課程引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國家之一。過去40多年,從開設漢語本科專業(yè),到舉辦“漢語橋”比賽,再到開設孔子學院,中文教學為中國和突尼斯語言文化交流搭建起重要橋梁。近年來,隨著中突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交往日益緊密,突尼斯對中文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
中文教學“先驅”謝比勒
設立于1964年的迦太基大學高等語言學院是突尼斯國內一所具有漢語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資格的公立高校。學院前身為布爾吉巴現(xiàn)代語言學院,1998年改為現(xiàn)名。1977年,布爾吉巴現(xiàn)代語言學院開設漢語本科專業(yè),學制4年,當年招收6名本土學生,并聘請一名中國公派教師任教,由此開啟了突尼斯的中文教學。
2006年4月28日,在突尼斯高等語言學院中文系教室,參加“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突尼斯賽區(qū)比賽的選手在比賽前做最后的準備。新華社記者劉順攝
突尼斯?jié)h語教育的推廣與布爾吉巴現(xiàn)代語言學院第一位本土中文教師洛特菲·謝比勒的努力密不可分。
1976年,謝比勒獲得獎學金赴中國留學,進入當時的北京語言學院學習。4年后,他獲得漢語語言學學士學位。留學期間,謝比勒遍游北京并到訪上海、廣州、西安、桂林等地。這段留學經歷讓他確立了兩個奮斗目標——在突尼斯大學開設中文專業(yè)、在突尼斯高中開設中文課程。
1980年,謝比勒畢業(yè)后離開北京,前往法國攻讀漢語博士學位。1984年,謝比勒成為突尼斯首位專門研究中文的博士。畢業(yè)后,他受聘于法國一家信息技術公司,從事漢字輸入技術開發(fā)等工作。1988年,他回到突尼斯,在布爾吉巴現(xiàn)代語言學院教授中文。1992年,他出任學院語言系主任。
2008年4月22日,在突尼斯高等語言學院舉行的第七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突尼斯選拔賽上,同學們?yōu)閰①愡x手加油。新華社記者劉順攝
在謝比勒和相關各方積極推動下,突尼斯高等教育部于1998年批準將中文從高校選修課程提升為本科專業(yè)。2003年,突尼斯主管中小學事務的教育部批準在部分高中開設中文課程,將中文作為第三外語選修課,并從突尼斯高校中文專業(yè)畢業(yè)生中擇優(yōu)安排到高中任教。
“漢語橋”比賽助推中文學習
為弘揚中華文化,推動中外交流與合作,中國自2002年起舉辦“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如今,“漢語橋”已在突尼斯連續(xù)舉辦23屆。
2023年5月31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突尼斯賽區(qū)決賽的選手和嘉賓等合影。新華社發(fā)(阿代爾攝)
據中國駐突尼斯大使館文化處負責人李文婕介紹,自2002年首屆“漢語橋”比賽開始,突尼斯高校中文專業(yè)本科學生和突尼斯中文學習愛好者便積極參加比賽。一些選手通過“漢語橋”比賽獲得前往中國進一步學習中文的機會,并由此走上漢學研究、阿漢翻譯、中文教學等職業(yè)道路。今天,在突尼斯高校中文專業(yè)本土教師中,不少人都曾在學生時代參加過“漢語橋”比賽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
2007年,時年23歲的哈立德·哈吉·艾哈邁德就讀本科四年級期間參加了“漢語橋”比賽。因在比賽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中國政府為他提供前往北京語言大學進修中文的機會。在中國進修一個月以后,哈立德選擇在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再進修6個月。2007年,他以優(yōu)異成績從迦太基大學高等語言學院畢業(yè),獲得突尼斯高等教育部公派去中國留學的名額以及中國政府提供的全額獎學金。2008年,哈立德再赴中國,在北京語言大學學習3年并獲得碩士學位。2011年,他又繼續(xù)獲得獎學金,在北京語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022年6月9日,參賽選手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舉行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突尼斯賽區(qū)決賽上展示才藝。新華社發(fā)(阿代爾攝)
在北京學習和生活期間,哈立德與埃及在華留學生芙蓉相戀并結婚。芙蓉同樣在北京語言大學攻讀中文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2014年,哈立德夫婦回到突尼斯,在迦太基大學高等語言學院教授中文。2020年,哈立德開始擔任該校東方語言系主任,負責中文和俄文專業(yè)教學。除了在母校從事中文教學,哈立德還積極幫助突尼斯其他大學開設中文選修課。
迦太基大學高等語言學院院長兼孔子學院外方院長胡達·本·哈馬迪說,參加“漢語橋”比賽已成為突尼斯學生學習中文的動力,越來越多人對中國文化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
2018年11月12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迦太基大學,時任中國駐突尼斯大使汪文斌(右)與迦太基大學校長奧勒法·烏達(中)在開班儀式上握手。新華社發(fā)(阿代爾攝)
孔子學院促進中文廣泛傳播
2019年,由大連外國語大學與迦太基大學合作共辦的突尼斯第一所孔子學院正式開始運營,學院致力于中文教學、中文師資培訓以及文化活動,是目前突尼斯唯一一個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
迦太基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茹昕介紹,學院自運營以來,已累計有2000多名突尼斯學生在此學過中文,且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茹昕說,HSK考試共分六級,通過四級及以上的學生能夠具備獨立使用中文開展工作的能力。今年3月,迦太基大學孔子學院學員“良玉”通過了HSK五級考試,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將于今年9月赴中國中央民族大學攻讀國際中文教育碩士學位。
2022年9月27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迦太基大學,學生在“孔子學院日”慶?;顒由厦枥L京劇臉譜。新華社發(fā)
除了針對突尼斯學生組織中文教學和中文水平考試以外,迦太基大學孔子學院還積極開展針對突尼斯大學和中學的本土中文教師培訓。據茹昕介紹,孔子學院每年定期舉辦突尼斯高中本土中文教師培訓、中文教學工作坊等活動,旨在提升本土中文教師的中文專業(yè)知識水平和教學技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日常教學工作。
全方位緊密交流成就夢想
近年來,隨著中國和突尼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往日益緊密,突尼斯對中文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
25歲的突尼斯視頻博主阿斯瑪在西安和中國朋友一起錄制視頻(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突尼斯總統(tǒng)凱斯·賽義德說,越來越多突尼斯青年開始學習中文,他們相信中國將在國際上發(fā)揮更加重要作用。21歲的突尼斯女青年“小光”正是賽義德總統(tǒng)所言“他們”中的一員。她是迦太基大學高等語言學院中文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我在18歲時開始對中國文化和中國電視劇感興趣,一有空就看中國電視劇或者聽中國音樂。因為喜歡中國的文藝作品,所以在大學選擇了中文專業(yè)。”她說。
2023年9月,“小光”作為交流生赴北京語言大學學習生活了5個月。隨著對中國的進一步了解,她進一步堅定了繼續(xù)學好中文的信心。談到研究生階段學習計劃,“小光”說,她想去復旦大學學習新聞,去采訪各種各樣的人,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她說:“我的母語是阿拉伯語,同時還會中文、法文和英文,希望以后有機會在中國或海灣阿拉伯國家找到一份工作,成為著名記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