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法兩國建交60周年,中法友誼將進入新時代,中法文化交流也將開啟新篇章。在這60年中,無數(shù)中法兩國民間人士,如涓涓細流一般為兩國的交流交往作出各自貢獻。定居云南25年的法國人裴逸風(fēng),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我叫Yvon VELOT,中文名是裴逸風(fēng)。我是1998年到昆明的。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那時候,有幾家法國企業(yè)來昆明準備世博會(世界園藝博覽會),所以我也來到了昆明,做咨詢的工作。世博會結(jié)束了,我就覺得云南是個好住(宜居)的地方,開設(shè)有越來越多的航班,現(xiàn)在也可以說有越來越多的高鐵,所以我就留在昆明。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因為我是機械工程師,所以我對滇越鐵路的技術(shù)特別感興趣。我慢慢地研究收藏老照片、玻璃底片,還有和滇越鐵路有關(guān)的資料,收藏了好幾千幅照片,包括米其林內(nèi)燃動車組的資料。這就是在云南滇越鐵路上使用過的法國制造的米其林動車。從河內(nèi)到昆明,差不多一天就能到。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人字橋”對我來說,是最能代表滇越鐵路的高等技術(shù)。設(shè)計“人字橋”的工程師用的技術(shù),是和法國塔努斯市的威敖大橋一模一樣的技術(shù)。前幾年,就是因為有這個橋,因為有同一個工程師設(shè)計威敖大橋,設(shè)計“人字橋”,屏邊縣聯(lián)系法國塔努斯市,有屏邊縣政府的一個團去到法國。塔努斯市的代表團也來過云南,2017年第一次來,2019年第二次來的時候就正式結(jié)為友好城市。這兩個地方的往來,我也幫助他們聯(lián)系,翻譯他們寫的信件。
總臺記者 陳鴻燕:您個人其實在中法文化交流過程當中也是成了這樣的一座橋。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對,這個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云南的氣候是比較好的,所以我喜歡住在昆明。我在云南長胖了,因為有比較多好吃的東西。
記者:你比較喜歡吃哪些云南的美食?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比如說那個云南乳餅、過橋米線,就是比較有特色的。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我也希望以后還有越來越多的法國人來中國,中國人去法國,繼續(xù)這個友誼的(橋梁)。
記者:架起一座橋梁,然后(中法兩國)有更多的合作。
中國法國工商會昆明代表 裴逸風(fēng):對。
制片人丨奚彧 周明
策劃丨鄭紅
總臺記者丨陳鴻燕 刀志楠 云南臺 管昕 包蕾
推薦閱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