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

他可能是最愛吃鹵煮的法國人

2023-12-31 09:42:07 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微信 作者:牛志遠
大號 中號 小號

“他們哭了,全都哭得像個孩子。”

多年來,法國人杜波(全名為Alexandre  Dubos)一直活躍在中國綜藝的節(jié)目當(dāng)中。

在《非正式會談》中,他是西裝革履的法國代表;在《老外看點》中,他是侃侃而談的外籍嘉賓主持人;在《HELLO中國》中,他則化身紅酒品鑒官,為大家介紹紅酒知識。

不少人因此認識他,就連打車的時候,他也會偶遇自己的粉絲,常常聽到這句不是很確定又帶著點兒驚喜意味的話:“哇!你是杜波吧?”

2023年12月15日,環(huán)球人物記者在北京見到了杜波。他身材高大,一頭卷發(fā),長著一張典型的西方人面孔。只是,他一開口:“天兒真冷?。?rdquo;是一口字正腔圓、還帶著點“京片子”味兒的普通話。


“兒子,到中國去”

其實,剛來中國時,杜波壓根不會說中文。

杜波從小家境殷實,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可以在法國“躺平”的程度。他的父親從事電信行業(yè),雖然一直與中國的企業(yè)有著工作往來,但不懂中文。

2005年,杜波18歲,決定出國留學(xué)。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兒子,到中國去。中國有個叫‘wawai’的企業(yè)很棒,未來一定大有可為。”

“這個‘wawai’到底有多厲害?”杜波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他坐上了從巴黎飛往北京的航班。在飛機上,杜波說出了人生第一句中文:“你好,我是法國人。”這句話,還是他跟空姐現(xiàn)學(xué)的。

來中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杜波都“看不懂漢字”“聽不懂別人說話”“發(fā)音也不準”。他苦笑著向環(huán)球人物記者回憶:“我剛開始學(xué)習(xí)中文的路上到處都是坎兒。”


·杜波在北京接受環(huán)球人物專訪。 張森絢/攝

比方說,有一次,因為不認識“糖”字,他誤買了食鹽,回家做了一杯“咸口咖啡”,舉杯一喝,“啊,咸死了!”

然而,正是這件事,讓杜波學(xué)好中文的勁頭更足了。“因為,這是一個涉及生計的問題!我要是學(xué)不好中文,可能有一天會吃不上飯的!”

于是,杜波每天抄寫漢字、聽錄音帶,和中國朋友用中文交流。到了2010年,他終于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了。只不過,“這時候的我講起話來還帶著點兒‘老外’口音”。

他不服氣,“我不能一直是‘老外’腔!”他開始閱讀中國文學(xué)作品,從中體會漢語的聲調(diào)和節(jié)奏,這一習(xí)慣延續(xù)至今。

最近,杜波愛讀的書是《三體》,他為自己能閱讀這本世界知名科幻文學(xué)的中文原著而感到開心。“我對中國的愛與日俱增。”說這句話時,他內(nèi)心充滿了驕傲。

杜波還養(yǎng)成了一個“中國胃”?;胤▏鴷r,他在朋友圈發(fā)的全是尋找中國美食的動態(tài),比如“想我大北京,法國哪里能吃到耳光餛飩?”

尋覓不得時,對于不吃辣的杜波而言,法國街頭的火鍋便成了唯一可慰藉他味蕾的“中國菜”。漸漸地,因為去火鍋店的次數(shù)太多,他變得“無辣不歡”。

我們的采訪結(jié)束后,這位操著北京腔、長著外國臉的“地道北京人”便興致勃勃地去吃了鹵煮,一臉滿足地對著自媒體平臺的鏡頭說:“這是在法國吃不到的美食。”


“我爸爸可真有遠見!”

而鏡頭之后的杜波,有一個并不廣為人知的身份——中文版音樂劇《小王子》的法方制作人。

10多年前,杜波因錄制《老外看點》與劉大毅結(jié)識并成為至交。他們的友誼有一個牢固的基點——他們都十分熱愛法國兒童文學(xué)《小王子》。

杜波在還不識字的時候就接觸過《小王子》。“當(dāng)時看的是插畫,由于年紀小,我只記得插畫里的小王子是很善良的形象。”成年后,他又數(shù)次閱讀《小王子》,一次比一次感觸深。“我從書里讀懂了友情和愛情,還有很多人生哲理。”杜波說。劉大毅也是如此,他也多次閱讀《小王子》,是《小王子》迷。

2014年,杜波和劉大毅一拍即合,一起做了件大事——接受中法建交50周年組委會的任務(wù),制作中文版《小王子》音樂劇,演繹中國人心目中的小王子。

第一場演出開始前,杜波有一種“老師即將檢查作業(yè)”的忐忑。因為,他特地邀請了他的中國朋友們到場觀看,“我特別想知道他們看完后會有什么反應(yīng)”。

“他們哭了,全都哭得像個孩子。”杜波向環(huán)球人物記者回憶朋友們看完這場音樂劇出來時的樣子。那一刻,杜波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他明白,“能讓15 名成年人因為感動而流眼淚,是極其不容易的事情”。也正是那時,杜波深刻意識到:“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帶來的治愈是不分國界的。”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法建交60周年,杜波和劉大毅聯(lián)合音樂人鞠起,創(chuàng)作了《從長安街到香榭麗舍》這首歌。


·杜波(右)與劉大毅在錄制歌曲。

杜波給環(huán)球人物記者發(fā)來了歌曲的小樣。歌里唱著:“星空中小王子的喜與悲,或許也都能被撫慰……如果你好奇為什么,我們是真正的朋友……”

杜波有些感慨地說:“歌詞的創(chuàng)作,可以說是用了許多年,也可以說是幾天,這更像是長時間在中法兩國生活積攢的感悟所帶來的瞬間靈感迸發(fā)。”

杜波在中國已經(jīng)生活了10多年,他自己也記不清楚具體是什么時候,吸引他來中國的謎底被揭開了。原來,父親說的“wawai”,就是華為。他感慨了一句:“我爸爸可真有遠見!”

現(xiàn)在,杜波每年多次在中法兩國之間往返,一趟趟航班串聯(lián)起他與中法兩國的緣分,一邊是親人,一邊是朋友。

因為長期生活在中國,回到法國時,他的家人戲謔地稱他為“中國人”。采訪快結(jié)束時,杜波告訴環(huán)球人物記者,他也正計劃申請中國“綠卡”?;蛟S,過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到處“嘚瑟”:“我有綠卡了!”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轉(zhuǎn)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責(zé)任編輯:蔡曉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