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
孩子身體健康和精力充沛,才會有清晰的頭腦,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在當今社會,電子產品的普及、課業(yè)壓力的增加、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等因素都導致了青少年運動時間減少,隨之身體機能下降,肥胖、近視、意志力薄弱等身心健康問題日益凸顯。
代表委員熱議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問題(照片由代表委員獨家提供)
培養(yǎng)身心健康、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已成為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為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單縣第一中學副校長樊董偉建議:
第一,切實保障學校體育課質量。各地各校認真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設置要求,以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重點,堅持開齊開足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持續(xù)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落實小學1-2年級每周5課時、3-6年級每周4課時、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階段每周2課時體育課開設要求,不斷拓寬課程領域,豐富課程內容。嚴格落實每天上下午各30分鐘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學校體育“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1-2項專項運動技能。
第二,嚴格落實初中、高中、大學體測制度。把體育課程列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將體測成績納入中考、高考和大學畢業(yè)考試科目。一是堅持享受樂趣、客觀公正、統(tǒng)籌結合、分級實施的原則,合理設置項目,規(guī)范考試方式,增加分值權重。二是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身體素質,制定有效的體測考試項目,嚴格把握合格比例。三是強化執(zhí)行力度,學校及上級部門應加強體測過程中的監(jiān)督和管理,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堅持以考促教、以考促練,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掌握運動技能、增進身體健康、提高身心素質。
第三,加強青少年體育精神、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一是在體育教學工作中,應該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把體育與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結合起來,寓德育于體育教學之中。二是完善青少年“三大球”賽事體系,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校內比賽、周末組織校際比賽、假期組織跨區(qū)域及全國性比賽,通過比賽互動學習。三是規(guī)范體育組織,鼓勵發(fā)展青少年俱樂部,建立銜接有序的社會體育俱樂部競賽、訓練和培訓體系。通過教學和活動的開展,青少年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團結合作、和諧共融,追求進步、勇攀高峰的精神也會得到提升。(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單縣第一中學副校長)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