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強國復興有我

軍醫(yī)丁彥紅的西藏情:“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2-05-17 16:15: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號 中號 大號


圖為丁彥紅(左)指導衛(wèi)生防病工作。楊寧 攝

“有一種初心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有一種情懷叫‘我要向高原官兵學習’。”在駐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的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某中隊代職4個多月以來,該總隊醫(yī)院內二科上校主任丁彥紅以良好的身教贏得官兵們的一致好評。

“49歲的丁主任和我們一起戰(zhàn)斗和生活,為我們帶來專業(yè)的醫(yī)療服務,他是一名時刻保持沖鋒姿態(tài)的‘老兵’。”該中隊指導員郭乾坤說。


圖為丁彥紅(右一)督導疫情防控工作。楊寧 攝

聊起自己的高原情節(jié),丁彥紅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眼神泛光。2008年,他第一次主動申請到西藏工作,高原的艱苦環(huán)境和戰(zhàn)士們的精氣神讓他格外感動,也讓他更理解了父親堅持讓自己“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用心。

再上高原,是丁彥紅主動向組織申請,他所代職的這個支隊,是全軍唯一一支擔負高原公路養(yǎng)護保通、搶險救援任務的部隊,官兵們冬季爬冰臥雪,夏季櫛風沐雨,為新藏、川藏兩線的暢通保駕護航。這里的環(huán)境比他想象的更加艱苦,任務比他想象的更加繁重。

“戰(zhàn)士們是在高原、高危、高難度的環(huán)境下工作,每天既要修補瀝青路面、整治道路行車隱患,又要處置山體塌方、泥石流等災害,午飯常伴隨著沙塵在任務一線吃,而回到營區(qū)吃晚飯時天早就黑了。他們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看到官兵扎根高原的辛苦,丁彥紅更加堅定代職的初心,要為官兵的身體健康多做一些實事。


圖為丁彥紅(右)指導藥品管理。楊寧 攝

指導疫情防控、規(guī)范藥品管理、培養(yǎng)幫帶衛(wèi)生員、深入一線和班排巡診、為官兵講述衛(wèi)生防病知識、收集整理關于高原病防治的資料……丁彥紅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

代職以來,丁彥紅用自己的執(zhí)業(yè)經驗幫助衛(wèi)生員有效提高了工作能力,幫助官兵緩解和預防腸胃、心臟、皮膚等方面的高原疾病。


圖為丁彥紅為官兵開藥方。楊寧 攝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再苦再難的工作總要有人去干。”丁彥紅想起當過6年兵的父親曾經的教誨,把這句話寫到自己的軍旅日記本上,這是他上高原以來的第93篇日記。在他的日記中,對“兩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結束兩個多小時的采訪,這位先后參加過2003年北京小湯山醫(yī)院“非典”疫情防治、2008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救援、2017年廈門金磚國家峰會安保等30余次急難險重任務的“老兵”,在宿舍又哼唱了這首禮贊青春和初心的歌。

責任編輯:蔡曉慧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