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友好使者”的農機夢

2021-02-17 17:3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劉剛
小號 中號 大號
  “這些來自中國的旋耕機、收割機、碾米機,操作方便、性價比高,銷售起來很搶手呢。”在越南北寧省桂武縣越雄鄉(xiāng),越南小伙黎文軍與合作伙伴一起創(chuàng)辦了優(yōu)農農業(yè)機械公司。500平方米的門店里,小型農機設備一應俱全,幾乎都是“中國制造”。
  越南農業(yè)人口多。黎文軍還記得年幼時,父輩們耕作基本上都是牛犁地、人插秧、鐮刀割、手脫粒……“那時沒有什么機械化農具,勞作非常辛苦。”2010年,黎文軍赴華留學,在天津大學、貴州大學學習了漢語和國際貿易?;貒?,他決定與中國朋友一起創(chuàng)業(yè),引進中國農機設備,減少老鄉(xiāng)們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公司剛成立時,業(yè)績并沒有黎文軍預想的好。“一邊是有潛力的市場,一邊是有競爭力的產品,如何找到對接點?”黎文軍開始從需求側進行調研,他發(fā)現(xiàn)了越南氣候、耕地條件與中國存在的一些差異。“比如,有的中國農機在越南的水田里作業(yè),可能會‘水土不服’陷入泥沼中。我們根據不同地域的耕地條件,更換了更大功率的電機,問題迎刃而解。”黎文軍因地制宜改進調試農機,終于打開當地市場。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北寧省安峰縣農民阮文南成為黎文軍店里碾米機的第一個客戶。農閑時,他幫著鄉(xiāng)親們將帶殼的稻谷碾成白米,賺些額外收入。“這臺機器真是讓我驚喜,設計很精細,可以根據不同的飲食習慣,自由切換精米和糙米模式,碎米率更有保證。來碾米的人多了,收入自然也多了。”
  目前,優(yōu)農農業(yè)機械公司月均銷量已超過4000臺,客戶遍布整個越南。用戶從不了解到豎起大拇指,這讓黎文軍團隊對“中國制造”信心滿滿。黎文軍與合作伙伴正一起嘗試為飼料顆粒機等農機設備安裝電子顯示屏,提升其智能化水平。“越南一些農村地區(qū)還不了解智能農機設備,希望通過我們的智能化改造,可以一鍵式操作,讓更多人都能輕松上手。”
  從事種子研究和農機推廣的越南大洋種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羅云飛介紹說,越南國內農機設備供應缺口較大,大量依靠進口。“將優(yōu)質中國農機設備推廣到越南農村,可以幫助更多越南農民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收入。”
  新的一年,黎文軍有了更大的夢想。他打算與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農機產品服務聯(lián)盟”,計劃通過這一平臺詳盡展示中國農機設備信息,更好對接東盟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我們將因需定產,讓更多人了解和使用中國農機。”
 ?。ū緢蠛觾?月16日電)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