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崍市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深厚。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風光秀麗、“秦漢重鎮(zhèn)川西水鄉(xiāng)”平樂古鎮(zhèn)人文氣息濃郁、十方堂邛窯遺址歷史悠久、“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經典愛情故事流傳千古……近年來,四川邛崍文旅大膽創(chuàng)新思路,將文博產業(yè)的培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深度融入,讓風景名勝與歷史文物“活”了起來,讓千年古城“潮”了起來。2023年,邛崍市踐行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fā)動全民參與、全域作戰(zhàn),全力以赴投入天臺山創(chuàng)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攻堅戰(zhàn)中。成都天臺山旅游景區(qū)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球八大螢火蟲觀賞地之一。景區(qū)森林覆蓋率近95%,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云媚”而著稱,也是以高山玩水、夜賞流螢為特色的山岳型避暑勝地,生物多樣性科普自然景區(qū),也是南絲路西出成都第一山。
成都是古南方絲綢之路上一顆耀眼的明珠,西出成都約110公里,便是成都天臺山旅游景區(qū)。相傳大禹治水時,曾以此山為臺,登高祭天,故得名天臺山。景區(qū)為箱狀向斜山地,整座山大致呈現(xiàn)英文字母U形,形似一把坐西向東的“座椅”,山體由低至高形成一天臺、二天臺、正天臺三級臺地,呈現(xiàn)“一重天臺一重天,重重天臺上九天”的三大特色景群。
“高山玩水”和“夜賞流螢”是天臺山景區(qū)的兩張?zhí)厣糜蚊?/div>
![文旅融合,千年古城“潮”起來](/uploadfile/2024/0627/20240627092626583.jpg)
天臺山景區(qū)高山玩水。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金龍河從最高峰玉霄峰蜿蜒而下,幻化出長灘、疊溪、瀑布、海子等諸多水景,形成了蝴蝶灘、三道灣、十八里香草溝等獨特的天然玩水場景。“浮云踏浪、香草滑溪、勇闖連環(huán)陣、水上秋千”等親水玩水項目讓游客親近自然、暢想清涼、疏解壓力、回歸童年。故而,天臺山也享有“九寨歸來不看水,天臺歸來不玩水”的美譽。
天臺山“螢火森林”更是景區(qū)一大特點。得益于天臺山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體和茂密的森林。以三葉蟲螢為代表的20余種螢火蟲在這里繁衍生息,約占全國螢火蟲種類的15%,被譽為“全球八大螢火蟲觀賞地之一”“亞洲最大螢火蟲觀賞基地”。
天臺山的螢火蟲,有著“品種多、數量大、分布廣、觀賞時間長”四大特點。每年4月到11月期間,不同品種的螢火蟲在山腳、山腰、山頂不同區(qū)域交替出現(xiàn),猶如星河璀璨,景象蔚為壯觀。為讓這張名片長久熠熠生輝,景區(qū)成立了“天臺山螢火蟲志愿者保護隊”,與高等院校合作組建了天臺山螢火蟲研究院等多方面生態(tài)保護措施。景區(qū)充分挖掘自身旅游資源優(yōu)勢,每年4月至10月期間,都會舉辦螢火蟲微光音樂會、熒光夜跑、螢火蟲主題研學游等活動,將特色體驗活動與景區(qū)自然風光相結合。形成了“春看漫山野花、夏享戲水觀螢、秋探層林盡染、冬賞雪巢名勝”的四時景觀。
2022年,景區(qū)創(chuàng)立“螢火森林”全新生態(tài)文化旅游品牌,使天臺山景區(qū)成為自帶“熒光”效果的酷炫網紅打卡地。
當然,再美的景區(qū)都需要宣傳。天臺山景區(qū)長期保持與攜程、同程、驢媽媽、美團、飛豬及各大旅行社平臺合作,宣傳推廣景區(qū)優(yōu)惠活動、旅游套餐;邀請人民日報、鳳凰網、國際在線等近100家媒體,通過集中采訪等形式宣傳300余次;開通成都天臺山旅游景區(qū)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新媒體宣傳平臺,邀請網紅達人參與,傳播人次超7000萬。2022年4月19日“成都天臺山迎來第一波螢火蟲飛舞高峰期”登上微博全國熱搜,閱讀量突破1億。景區(qū)還與成都旅游集散中心合作,開通了“天臺山螢火蟲直通車”,受到游客好評。
地處南絲路西出成都第一城邛崍的天臺山,以秀美的山水風光和浪漫的螢火蟲景觀,形成了“絲路山水螢舞天臺”這張閃亮的文旅名片。
帶把吉他到平樂
“帶把吉他到平樂”,現(xiàn)在已是平樂古鎮(zhèn)一張廣為流傳的靚麗旅游名片和宣傳語。
2023年7月8日—8月26日,平樂古鎮(zhèn)第十一屆“帶把吉他到平樂”系列活動隆重舉辦,比去年提前一天開幕,推遲13天結束。滿滿當當的四個星期,不斷推出不同主題活動:白沫江上蹦迪、民謠-電音嗨狂、DIY體驗、萬畝竹海澗水仗……
![文旅融合,千年古城“潮”起來](/uploadfile/2024/0627/20240627092728505.jpg)
南絲路民謠音樂季。
古鎮(zhèn)不古,每天都蕩漾著時代的快樂和歡聲。
筆者來到平樂古鎮(zhèn)是8月31日,雖然活動已結束5天了,但無半點遺憾,仍是滿眼風景:從樂善街牌坊進入水景街,街中溪流潺潺流淌,石板平橋、拱橋、跳墩石、涼亭、水磨、石碾、花卉苗木、店鋪特色美食、大運文創(chuàng)、古風飾品……“小橋、流水、店家;水磨、涼亭、繁華”,絢麗奪目,水景街走出頭是白沫江,迎面一座清代同治元年修建的紅砂石拱橋,名叫樂善橋。橋只供行人腳步通行,因上橋與下橋都是石階,車輛望而卻步。橋對面是竹編一條街,滿街店鋪都是琳瑯滿目的精致竹編。這是游平樂古鎮(zhèn)必來打卡的網紅街。
![文旅融合,千年古城“潮”起來](/uploadfile/2024/0627/20240627092810709.jpg)
樂善橋。
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在平樂古鎮(zhèn),處處傳遞出“古”的訊息。鎮(zhèn)外的川西竹海自然風景區(qū),吸氧凈肺,溪澗水仗、攀巖、過山車……更令你陶醉于其中,樂不思歸。
平樂古鎮(zhèn)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它的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慈竹,最適宜于竹編和造紙。勤勞智慧的平樂人依靠這一自然資源,創(chuàng)建了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瓷胎竹編和平樂竹麻號子。
瓷胎竹編是通過選竹、刮青、破節(jié)、曬色成竹片、選料、烤色、鋸節(jié)、啟薄、定色、刮片、沖頭、柔絲、抽勻、染色等十幾道手工工序加工成絲,再采用景德鎮(zhèn)白瓷,以挑壓方式,通過起底、翻底、翻頂、鎖口編織而成的工藝品。2021年10月15日,四川成都傳統(tǒng)竹編工藝邀請賽在平樂古鎮(zhèn)舉行,結合旅游文創(chuàng),平樂瓷胎竹編大放異彩,不僅推動傳統(tǒng)工藝的傳承和保護,還得到創(chuàng)新設計,與現(xiàn)代時尚相融合,成為游客來平樂最喜愛的旅游紀念品。
竹麻號子是平樂人在造紙勞作過程中,因打竹麻最累最苦,便以簡單而有節(jié)奏的吼叫聲來統(tǒng)一步調、緩解工作疲勞,最終成為一曲“勞動之歌”。近年來,平樂鎮(zhèn)通過挖掘傳習,竹麻號子作為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演變成可表演觀賞的文化節(jié)目。平樂鎮(zhèn)每一次大型旅游文化活動,竹麻號子都是其中最亮眼最吸引人的一個特色品牌節(jié)目。
新旅游,潮邛崍
邛崍在保護開發(fā)自然旅游資源和歷史文物資源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思路,將文博產業(yè)的培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融入,塑造文旅品牌,讓山川美景嗨起來,讓歷史文物活起來。
邛崍新開發(fā)的露營和采摘活動,也很吸引人:兩河口露營地、石町谷露營地、南寶山坦途5號露營地、夢馬島露營地等,讓游客遠離喧囂,既可數星星找童趣,又陶醉于大自然的氣息與寧靜。天臺山的櫻桃園、南寶山藍莓基地的藍莓采摘、文君街道中國酒村的楊梅采摘……都充滿香甜誘惑,吸引游客的腳步。
而他們新推出的“邛崍‘趣’研學”專題,更是將邛崍豐富多彩的人文、自然、藝術、科學等資源充分展現(xiàn),把知識變得有趣,把好奇化為創(chuàng)造,吸引青少年走出校園、走進自然,感受生活的真實,感悟生命的奇妙,讓他們知道課堂不止在小小的教室。研學讓孩子們學會探究思考,學會表達感受,學會尊重和分享。比如邛崍酒業(yè)夢工場,帶領孩子們穿越2300年光陰,從空間及視覺體驗上見證邛酒奇跡,通過講、試、觀、聞等多維度的體驗,不僅能學習邛酒的歷史知識,還能深刻了解邛酒釀造工藝及儲酒原理。又比如位于天臺山的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學生在老師的帶領和講解下,了解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重溫那一段崢嶸歲月,感受激情燃燒的青春,讓孩子們從小學會堅定理想信念,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領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于創(chuàng)新的紅軍長征崍山精神,并運用到現(xiàn)實學習生活中。
近年來,邛崍成功創(chuàng)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縣、四川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qū),榮獲四川省旅游強縣、四川省鄉(xiāng)村旅游強縣等榮譽稱號,2021年、2022年、2023年連續(xù)三年上榜全國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中國縣域旅游競爭力百強縣。旅游文創(chuàng)商品“小文君情懷裝”“金六福一見如故天臺山版”在2022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賽中榮獲2個金獎。